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護理質量管理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信息化管理;批量燒傷;護理質量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Large Scale Burn
YE Xiao-lan,YE Wen,YANG Fang
(Department of Nursing,The 92nd Hospital of PLA,Nanping 353000,Fuji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in nursing quality of bulk of burns.Methods Giving quality management to bulk of burns by using nursing informatizition system through nursing clinic station、mobile nursing station and nursing management modules.Results There ar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bulk of burn in intensive nursing quality,basic nursing quality,writing quality of nursing Document,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quality(P
Key words: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Bulk of burns;Nursing quality
批量燒傷的主要特點是人數多、病情急且嚴重,使醫(yī)院治療護理工作處于急劇超負荷狀態(tài),因此確保護理質量至關重要。護理信息系統(tǒng)在我國發(fā)展迅速,也越來越凸顯出在護理業(yè)務管理、護理行政管理、護理教育科研管理的重要作用[1]。信息化管理技術是基于二維條碼技術和無線局域網技術,以及智能移動終端和專用腕帶等設備基礎上,覆蓋護士的所有工作內容,它包括三大模塊:護理臨床工作站、移動護士工作站、護理管理[2]。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0年~2012年我院共接收6批次共74例燒傷患者,其中男43例,女31例;年齡4~65歲;致傷原因:森林火災4批、火藥爆炸1批、化學燒傷1批;根據黎鏊燒傷學燒傷嚴重程度分類標準分類[3]:中度28例,重度33例,特重度13例。
1.2方法
1.2.1護理臨床工作站 在批量燒傷患者的救治中,燒傷患者的生命體征、補液量、尿量等指標是醫(yī)生決定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護理文書是記錄護理人員進行治療、護理、病情觀察的客觀記錄,因此護理文書書寫的及時性、準確性顯得尤為重要,護理臨床工作站的主要功能是實現體溫單、護理記錄、護理計劃、護理交班均實現電子化實時記錄。
1.2.2移動護士工作站 確認患者身份是保證治療護理準確無誤的前提,批量燒傷患者入院時,由于傷員多、病情復雜,在短時間內醫(yī)療護理負荷重,神志不清、溝通障礙的患者身份無法確認,在信息化網絡的基礎上,所有批量燒傷病員均佩戴二維碼腕帶,統(tǒng)一佩戴在左手腕,如左手腕處受傷,依次優(yōu)先佩戴于右手腕、左踝關節(jié)、右踝關節(jié),昏迷患者先按無名氏男(女)1、無名氏男(女)2、……,序列編號,待確認患者姓名后,再更新條形碼信息。
1..3觀察指標及統(tǒng)計學分析 對比分析2009與20011年度的重癥護理質量、基礎護理質量、護理文書書寫質量、消毒隔離質量以及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對數據進行χ2、t檢驗。P值
2 結果
2.1通過護理信息系統(tǒng)對批量燒傷患者的護理質量進行監(jiān)測,使批量燒傷患者的重癥護理質量、基礎護理質量、護理文書書寫質量、消毒隔離質量有明顯提高(P
2.2通過護理信息系統(tǒng)對批量燒傷患者的護理質量進行監(jiān)測,使批量燒傷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率顯下降(P
3 討論
3.1全方位監(jiān)測護理質量,提高環(huán)節(jié)質量控制水平 通過護理信息系統(tǒng)對批量燒傷患者的護理質量進行監(jiān)測,使護理管理更加嚴謹規(guī)范,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轉變、由目標管理向過程轉變、由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轉變[4],以數據資料為依據,實現對批量燒傷患者護理質量進行實時、現場監(jiān)測,使批量燒傷重癥護理質量、基礎護理質量、護理文書書寫質量、消毒隔離質量有明顯提高(P
3.2優(yōu)化護理文書書寫流程,提高文書書寫質量 護理文書是記錄護理工作的客觀材料,作為重要的法律文件,其記錄的真實性及嚴謹性均有較高的要求。而護理信息系統(tǒng)方便了護理評估和病?;颊咦o理計劃的制訂,縮短了書寫護理文書時間,可實時記錄生命體征和護理信息,優(yōu)化了護理流程[5]。
參考文獻:
[1]汪暉,李秀云,王穎,等.護士長臨床護理信息動態(tài)報告制度的建立與效果評價[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2):63-64.
[2]劉立捷,李莼,嚴靜冬.移動護理信息系統(tǒng)在創(chuàng)建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1,18(5A):63-64.
[3]黎鰲,黎鰲燒傷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1:12-14.
[4]米明珠,張冀.重癥監(jiān)護臨床信息系統(tǒng)的應用于探討[J].醫(yī)療裝備,2009,(3):45-46.
關鍵詞:小組制量化考核 急診 護理管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456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2-0308-01
建立較為完善、科學的急診科護士績效量化考核體系是提高整體急診科合理質量,滿足患者需求的先決條件[1]。而在社會發(fā)展新形勢下進一步探索急診科護士量化考核方式,是激發(fā)以及調動護士工作積極性,培養(yǎng)護士團隊精神的重要環(huán)節(jié)[2,3]。本中心于2012年6月-12月在急診護理管理中實施小組制量化考核,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我中心實際急診護士只有10名,均為女性,年齡22-42歲,平均(27.2±0.5)歲。其中護師2名,主管護師1人,護士7人,工齡2-20年,學歷本科以及本科以上3人,大專4人,中專3名。
1.2 方法。
1.2.1 成立護理小組。任命3名護師為小組組長,綜合考慮護士的崗位層級、工作能力以及日常工作表現、護士的性格特點等,將護士均衡得分派到3個小組中去,以成立組長負責制的急診科護理小組。
1.2.2 考核方法。制定小組制量化考核登記本,每名護士量化考核成績設置為滿分100分,實施個人和小組內各個成員加、見分值公平、公正地全部累計在登記本上。①護士長考核:護士長要根據護理質量檢查、具體考核等情況,由量化考核小組長輔助下實事求是的對小組成員以及小組進行量化考核,要遵從公平、公正和公開的原則。②護理部考核:護理部按照三級質控標準對科室夜晚查房、護理質量等檢查,然后將考察情況及時向科室反饋,科室護士長負責人要根據反饋的內容,找出亮點,對照著量化考核標準,落實到責任人以及所屬的小組,分別給予個人、小組的加分和減分并認真記錄。③科室醫(yī)生評價:擬定急診科護士工作滿意度調查問卷,科室醫(yī)生根據所了解的情況對急診科護士的技術水平、服務態(tài)度、團隊能力、工作積極性、責任心以及慎獨精神等進行評分,分為好1分,一般1分,差0分。小組每月根據得分對前三名護士給予相應的加分獎勵。④急診科患者滿意度調查:制定患者滿意度調查問卷,內容主要包括護士技術水平、服務態(tài)度、優(yōu)質護理服務以及工作責任心這幾個方面,分為滿意2分、較滿意1分,不滿意0分。小組每月根據得分對前三名護士給予相應的加分獎勵。
1.2.3 績效評比方法。護士長組織各組小組長,每個月對小組成員以及小組的量化考核成績進行統(tǒng)計、總結和分析。對考核前兩名的小組給予不同程度的績效獎勵,并可以以獎代懲,激勵小組帶動小組成員的個人發(fā)展進步;對小組成員進行評分考核,每月月底將護士個人的當月的加分和減分分值進行統(tǒng)計作為當月的量化績效考核成績,并根據成績進行績效獎金分配,根據加分情況給予適當的獎金獎勵。如護士加分為20分,扣分為5分,則總分為15分,假如每分績效獎金為20元,則該護士的總績效獎金就是300元;如護士加分為10分,扣分為15分,則總分為-5分,則當月無績效獎金。年終累計總分,作為個人職稱晉升。崗位晉級以及年度評優(yōu)等的主要參考依據之一。
1.3 評價方法。對小組制量化考核實施前后16名、20名醫(yī)生和34例、38例患者的滿意度、護理質量進行調查和得分統(tǒng)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
2 結果
2.1 實施前后醫(yī)生和護士滿意度評價情況。小組制量化考核實施后醫(yī)生以及患者對急診科護士的工作滿意度明顯較實施前高,護理質量也較實施前顯著提高,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表1 小組制量化考核實施前后醫(yī)生以及患者對急診科
護士工作滿意度評價情況(例,分)
注:與實施前相比,*P
2.2 實施前后護理質量評價情況。實施前綜合量化護理質量評分平均為(94.50±1.26)分,實施后護理質量平均為(97.68±1.37)分,實施后護理質量明顯較實施前顯著提高,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由上可看出在小組制量化考核實施后,急診科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明顯得到提高,護理質量評分也較實施前提高。綜上,在急診護理管理中應用小組制量化考核能有效提高團隊合作精神,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以及整體護理質量,提高醫(yī)生及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池水琴,蔡維.計分制量化考核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體會[J].護理與康復.2011,33(20):28-30
關鍵詞:ST段抬高 心肌梗死 救治質量 護理質量管理 胸痛中心
我院于2017年6月成立胸痛中心,胸痛中心包括院前急救、心臟內外科、心臟重癥監(jiān)護室、導管室、急診科等,主要目的是為了及時對急性胸痛患者展開治療。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屬于典型的缺血性胸痛心肌梗死,且持續(xù)時間超過20 min,主要是由于冠狀動脈斑塊受損所引發(fā)的急性閉塞性血栓。目前,臨床在治療STEMI患者時,首先選擇直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且首次就診至直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時間應不超過90 min[1]。對于STEMI患者而言,其臨床癥狀、心肌損傷標志物、心電圖表現最佳時間與首次采取治療方法則直接影響患者臨床癥狀緩解、預后質量及住院時間,然而在臨床常規(guī)救治過程中,因護理管理方法不合理,從而導致疾病救治效果并不理想[2-3]。鑒于此,本研究以我院100例STEMI患者為例,探討實施優(yōu)化護理質量管理項目對提高患者救治質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資料與方法2017年6月-2020年6月收治急性STEMI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50例。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48~72歲,平均(59.2±13.4)歲;經急診胸痛門診入院24例,經急診院前搶救住院15例,經基層醫(yī)院繞道急診直接進入導管室11例。試驗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50~75歲,平均(60.1±13.9)歲;經急診胸痛門診入院28例,經急診院前搶救住院14例,經基層醫(yī)院繞道急診直接進入導管室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經過院內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與批準;(2)存在缺血性胸痛癥狀者;(3)心肌梗死持續(xù)時間>20 min;(4)血清中心肌壞死標記物濃度上升,且伴有動態(tài)演變;(5)心電圖顯示存在典型ST段抬高表現;(6)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2)合并免疫性疾??;(3)肝、腎功能嚴重異常。
方法:⑴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質量管理,包括逐一落實護理文書的書寫、搶救制度、消毒隔離、病房管理、護理查房、業(yè)務學習等內容,并上報至護理部?;颊呓釉\流程與住院流程如下:“急診科掛號候診急診科護士接診、評估分診至值班醫(yī)生采血及輔助檢查擬診STEMI患者通知心內科醫(yī)生會診確診后辦理住院導管室行PCI病房人員接診安置”。⑵試驗組對護理質量管理項目進行優(yōu)化。(1)由護士長、病房護士、導管室護士、胸痛值班醫(yī)師與急診胸痛護士組成胸痛醫(yī)護小組,共同對《中國胸痛中心建設指南與專家共識》進行學習,樹立起質量第一意識。將胸痛時間管理設為重點學習內容,其中心電圖首次完成時間應<10 min,心肌損傷標志物由開始采血到取報告結果時間應<20 min,以上項目由護士獨立完成,并在護理理論考核內容中加入護士對于時間點的把握情況。(2)組內成員定期對STEMI最新指南與危險分層進行學習,掌握臨床表現與救治處理方法。(3)每季度展開一次質量分析會,對于各個環(huán)節(jié)護理優(yōu)勢與不足進行分析,對于弱勢護理環(huán)節(jié)應提出改進方法與改進措施,經總結后形成條文,并在科內落實。(4)優(yōu)化患者接診流程與入院流程,具體如下:“胸痛門診護士接診、初步評估即刻心電圖值班醫(yī)生判讀確診ACS電話通知導管室心內科介入團隊導管室PCI綠色通道進入心臟重癥監(jiān)護室”。
觀察指標:(1)比較兩組STEMI患者治療相關指標水平,包括18導聯心電圖報告所需時間、心肌損傷標志物報告所需時間與從患者進入醫(yī)院大門至球囊擴張時間(D2B所需時間)。(2)比較兩組護理服務滿意情況:以院內自制護理服務調查量表進行評價,量表共包含4個項目,分別為護理服務有效性、護理服務即時性、護理人員工作態(tài)度及護理人員護理水平,每項內容總分為0~5分,得分越高則表示護理服務滿意度越高。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兩組患者治療相關指標水平比較:兩組18導聯心電圖報告所需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心肌損傷標志物報告所需時間與D2B所需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相關指標水平比較(±s,min)
兩組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試驗組護理服務有效性、護理服務即時性、護理人員工作態(tài)度與護理人員護理水平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s,分)
討論目前,臨床上對STEMI患者主要采取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能縮短患者心肌缺血時間,促使其在短時間內得到最佳治療,對于成功救治具有至關重要作用。在救治STEMI患者過程中,介入治療主要目的是為了縮短患者首次就診至直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時間及D2B時間。故在STEMI患者救治過程中,護理干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通過優(yōu)化護理質量管理項目,定期組織護士對STEMI相關知識進行學習,有利于其掌握疾病臨床表現與救治方法;每季度展開一次質量分析會,對于各個環(huán)節(jié)護理優(yōu)勢與不足進行分析,對于弱勢護理環(huán)節(jié)應提出改進方法與改進措施,取長補短,促使護士能夠熟練掌握救治STEMI患者的流程,根據標準查看是否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相關護理項目與治療項目、有無偏離流程圖等,不僅能夠使護士思想意識得到提高,同時還能提高整體護理質量[5-6]。本次研究通過對比常規(guī)護理質量管理與優(yōu)化后護理質量管理在STEMI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結果顯示,兩組18導聯心電圖報告所需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心肌損傷標志物報告所需時間與D2B所需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試驗組護理服務有效性、護理服務即時性、護理人員工作態(tài)度與護理人員護理水平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經優(yōu)化后護理質量管理項目,能夠在有效提高醫(yī)療整體護理質量的同時,還能提高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應用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護理中,通過優(yōu)化護理質量管理項目,不僅能夠有效縮短患者心肌損傷標志物報告所需時間與D2B所需時間,提高救治質量,還能提高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建議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董曉楠,張敬敬.基于奧馬哈系統(tǒng)的延續(xù)性護理干預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11):12-15.
[2]羅冬梅.時間路徑式急救護理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下旬刊),2020,27(6):101-103.
[3]鄧純.標準化急救護理流程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yī)藥,2020,27(12):228-230.
[4]李宣霖.胸痛中心建立及優(yōu)化護理流程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效果的影響[J].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20,9(1):19-20.
【關鍵詞】奈達鉑聯合化療 晚期腫瘤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10-208-02
奈達鉑為順鉑類似物,本品進入細胞后,甘醇酸酯基配上的酶性氧與鉑之間的鍵斷裂,水與鉑結合導到離子型物質的形成。然后斷裂的甘醇酸基配基變得不穩(wěn)定并被釋放,產生多種離子型物質與DNA結合,抑制DNA復制,從而產生抗腫瘤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間90例晚期腫瘤病人,其中男性58例,女性32例,年齡30-71歲,平均年齡56歲,晚期肺癌41例,胃癌15例,腸癌12例,鼻咽癌8例,乳腺癌14例。
1.2 治療方法 所有化療方案至少含以下1種的聯合化療。澤菲+奈達鉑、紫杉醇+奈達鉑、力樸素+奈達鉑、樂唯+奈達鉑、艾素+奈達鉑化療方案。以21-28天為1個周期,最少2周期以上,奈達鉑100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鹽水500ml中靜脈滴注2小時,輸注過程中注意避光,本品與紫杉醇、澤菲、力樸素、樂唯、艾素等聯合運用。
2 護理
2.1 化療前護理
化療對患者是一種極為嚴重的心理刺激,蘇小菌等[1]報道,癌癥化療患者焦慮發(fā)生率達45%,治療前首先應簡明扼要地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有關化療的知識,并肯定其療效及對不良反應的有效預防措施,使患者減輕顧慮,穩(wěn)定情緒。其次是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詳細了解患者的治療時間和療程,患者生理情況及營養(yǎng)狀況,包括肝腎功能,血常規(guī)及血管情況,了解患者有無藥物過敏史,化療前交待患者與家屬,給藥期間有任何不適或疼痛應立即告知醫(yī)護人員。
2.2 血管的護理
與患者建立有效溝通,講解化療藥物對血管可能造成的危害,讓其了解保護血管的目的及方法,盡量讓病人選擇PICC置管術,以保證化療藥物的安全輸入,避免藥物滲漏造成局部組織損傷。沒有接受PICC置管術的病人一定要選擇粗、直、血管彈性好、回流通暢便于觀察的穿刺部位輸液,使用化療藥物前后用生理鹽水沖管,輸注過程中多巡視病人,密切觀察輸注情況。
2.3 胃腸道反應的護理
奈達鉑引起的消化道反應包括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口腔炎、便秘,90例病例中有76例出現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為減輕惡心、嘔吐的發(fā)生,在治療前后給予鹽酸思丹丙酮注射液8mg+NS100ml,或鹽酸托烷司瓊5mg+NS100ml靜脈滴注化療前后各1次,化療期間食欲下降時,交待患者進食不宜過飽,少量多餐,進易消化的流汁,半流汁為主,如稀飯、面條、餛飩、牛奶、酸奶、甲魚湯、鯽魚湯、雞湯,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忌辛辣、油膩的食物,食物溫度不宜過高,溫涼的食物可降低胃腸道反應。
2.4 口腔潰瘍的護理
90例病人中,5例出現口腔潰瘍,出現不同程度的口腔粘膜潰瘍、糜爛、疼痛而影響正常飲食,給予中藥天花粉20g,金銀花20g,蒲公英20g,20g,甘草20g,薄荷10g,麥冬20g,烏梅40g,西洋參10g(另燉),生石膏6g(先煎)以上原料加水2000ml煎30分鐘制成1000ml再加蜂蜜150ml含服,對口腔炎治療有明顯的效果。
2.5 便秘的護理
90例接受奈達鉑治療的病人,11例出現便秘,指導病人在化療第一天開始使用芒硝100g,裝入密封布袋面,用熱水袋加熱敷于臍周20分鐘,早、晚6點各一次,按壓耳穴(雙側耳輪腳上方內1/3處),每次按壓10分鐘,于芒硝熱敷于臍周后進行,每日二次。腹部按摩,患者取仰臥位,雙膝屈曲,腹部放松,雙手重疊(左手在下,右手在上)置于右下腹部,以大魚際肌和掌根著力,沿升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方向反復推展按摩,使腹部下陷約1cm,幅度由小至大,直至產生腸蠕動,每日一次,每次10-15 分鐘,于每日餐后30分鐘或排便前20分鐘進行。了解患者年齡,飲食習慣,指導患者多飲水,每天早晨空腹飲溫開水,吃含纖維素多的食物如粗制面粉、粗制大米、玉米粉、豆芽、芹菜、菠菜、韭菜、藻類和多種新鮮水果,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熎陂g服用既清熱又解毒的蜂蜜。進食有潤腸通便作用的芝麻,黑桃。
2.6 骨髓抑制護理
90例接受奈達鉑治療的病人,有78例病人出現白細胞低于4.0×109/L,78例中有16例合并出現血小板低于100×109/L。護理措施是化療期間囑患者注意飲食衛(wèi)生,勤剪指甲,保護口腔、肛周及尿道清潔?;熀竺恐軓筒檠R?guī)。交待患者注意添加衣物,防止感冒,不要到人員密集的場所。當白細胞低于3.0×109/L時,遵醫(yī)囑給予升白細胞藥物,如瑞白150mg皮下注射1次/日。當患者血小板低于50×109/L時,遵醫(yī)囑給予升血小板藥物,如巨和粒1.5mg皮下注射1次/日。囑患者臥床休息,慢活動,避免磕碰,用軟毛牙刷刷牙,避免服用阿斯匹林和含有阿斯匹林的藥物,靜脈穿刺動作輕、穩(wěn),提高穿刺成功率。撥針時必須按壓5-10分鐘,減少皮下出血。
2.7 做好出院指導
交待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生活要有規(guī)律,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加強營養(yǎng),多食水果和新鮮蔬菜。補充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食用含鈣、磷、鉀高的食品。搞好個人衛(wèi)生,注意保暖,預防感冒,按時服藥,定期復查血象。及時掌握病情變化和下次化療的時間,準時就診。
3 結果
90例接受奈達鉑聯合化療治療晚期腫瘤病人,76例出現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食欲不振,5例出現口腔潰瘍,疼痛影響正常飲食,11例出現便秘,67例出現骨髓抑制。在臨床護理中制定相應護理對策,減輕化療毒副作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4 結論
癌癥是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化療是中晚期腫瘤的主要手段。奈達鉑注射液骨髓抑制作用輕,腎毒性小,消化道反應輕,除造血系統(tǒng)外,其他不良反應均低于順鉑。奈達鉑具有抗瘤較廣,與順鉑比較,無完全交叉耐藥,且治療指數較高,與其他化療藥物相配合出現協(xié)同效應,與放療同時作用可起到放射增敏作用,具有使用方便等特點[2]。
參考文獻
【關鍵詞】MOSSF-36評分;整體護理;冠心病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303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5109-02
冠心?。–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是一種漸進性的不可逆轉的慢性疾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也在逐漸升高,我國疾病譜和死亡原因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冠心病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嚴重影響著人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1]。筆者對本院2011年5月――2012年7月的冠心病患者實行基于MOSSF-36健康量表制定的整體護理干預措施,研究其對冠心病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1年5月――2012年7月在我院心內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共480例,其中男性234例,女性246例,平均年齡632±47歲,隨機分為實驗組240例,對照組24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主要易患因素,病情,病程,文化程度及醫(yī)保狀況無顯著性差異(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①根據WHO制定的冠心病診斷標準包括典型的臨床癥狀,心電圖變化及冠脈CT或冠脈造影后明確診斷為冠心病的患者;②既往及目前無精神病史,無意識障礙及認知障礙;③患者知情同意;④住院時間不小于一周。
122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嚴重軀體疾病或主要臟器損害的患者;②合并其他心臟疾病的患者;③對研究不理解或不同意者。
13方法
131MOSSF-36評分與評價所有患者在納入研究后均采用MOSSF-36量表進行基礎評分。采用MOSSF-36量表第一版的中文版評分表[1],從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PF),生理職能(role-physical,RP),軀體疼痛(bodily pain,BP),總體健康(general health,GH),活力(vitality,VT),社會功能(social function,SF),情感職能(role-emotion,RE),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這8個維度共36個條目評價患者的健康相關生命質量(HRQoL)。入院后實驗組基于量表評分情況制定相應的整體護理計劃,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冠心病護理方法進行護理?;颊叱鲈汉笤俅芜M行MOSSF-36評分,評價其生活質量。
36個條目設有表示不同等級的備選項4至6個,按不同的情況給予正向或反向得分。本次采用正向賦分,即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高。8個維度分別計算后,各個維度初得分等于該維度內各條目評分和,見表1。最后將初得分轉化為標準分[2-3]。
132基于MOSSF-36評分制定的整體護理計劃(實驗組)實驗組患者除了上述基礎護理措施外,根據MOSSF-36量表所得出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制定包括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及功能鍛煉相關的護理措施。①基礎護理措施同對照組。②心理護理: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問題可由多種誘因,如心理應激,吸煙酗酒,情緒波動等。臨床觀察表明這些患者主要表現為焦慮,憂慮,恐懼,否認心理等。針對患者不同的心理問題制定相應的心理護理措施。對于焦慮患者,要充分了解其個性,并向其闡述冠心病相關知識,細致耐心消除其焦慮情緒,自覺配合治療和護理。③健康教育:根據患者的文化及受教育程度選擇符合其要求的教育方式。主要采取床旁口頭教育,書面宣傳資料及病房內宣講的方式。④功能鍛煉:建議患者學習,培養(yǎng)情趣及興趣愛好,移情療法保持心情舒暢。并根據患者自身情況,制定個體適度有氧的鍛煉方案。包括協(xié)助患者床上活動,深呼吸鍛煉,坐位訓了,室內外步行鍛煉,上下樓活動鍛煉等。使病情穩(wěn)定的患者及早恢復活力及運動耐量,從而改善患者的精神及社會功能。
133冠心病患者常規(guī)護理措施(對照組)①病情觀察:冠心病心絞痛發(fā)作的典型癥狀是胸骨后壓榨性疼痛,但由于臨床多中老年人發(fā)病,疼痛閾值較高,故存在起病隱匿,癥狀不典型的可能,部分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由于外周神經損害可出現無癥狀性冠心病。因此,護理時需多對病情進行觀察,認真細致。尤其對于癥狀不典型,但心電圖缺血改變明顯的患者,必須立即通知主管醫(yī)生采取相應措施。同時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對病情危重患者予以重癥監(jiān)護。②飲食護理。予患者低鹽低脂,易消化,高纖維素飲食,少食多餐,避免腹脹及便秘。保持大便通暢。③藥物護理: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病情,遵醫(yī)囑護理患者堅持按時服藥。盡量減少用藥品種,以減輕藥物毒副反應。對于突發(fā)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的患者,盡量采取坐位含服硝酸甘油。總之,在用藥過程中,護理人員應針對患者病情,根據醫(yī)囑,按時按量,予患者最適宜的服藥。④對有并發(fā)癥患者,要嚴格控制血壓血糖,對長期臥床患者,除應用防褥瘡床墊外,應幫助患者翻身,減少褥瘡發(fā)生。
14統(tǒng)計學處理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χ±s)表示,采用t檢驗。P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命質量比較兩組患者入院后即行MOSSF-36評分,結果表明,冠心病患者在生命質量8項內容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減低,其中生理功能,活力,情感職能及精神健康障礙尤其突出。兩組患者生存質量在護理干預后,其PF,RP,GH,VT,SF,RE,BP和MH分值均有顯著提高(P
3討論
隨著醫(yī)學模式的改變,人們認識到醫(yī)學的目的不再只是重視生存數量(壽命)的延長,也同樣關注生存質量的好壞。因而,在住院期間的科學的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并予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護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對患者有著重要的意義。MOSSF-36量表作為常見的生活質量評價量表,具有評分簡單快捷,易操作的特點,臨床廣泛用于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量表涵蓋了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會職能等方面的內容,能較全面地反映患者的總體生活質量。所謂整體護理,是指以現代護理觀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核心,將臨床護理與護理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系統(tǒng)化的工作模式。其目標是根據人的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適合人的最佳護理。目前對于冠心病患者整理護理方案的研究較多,均強調了在藥物治療,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加以心理干預及健康教育。但冠心病患者其心理狀態(tài),生理狀態(tài),性格特點各不相同,其生命質量相關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亦不盡相同。臨床觀察發(fā)現對于冠心病患者的護理模式大都采用一致的整體護理模式。雖然貫徹有整體護理的思想,但對于患者個人生活質量的評價多取決于責任護士的主觀評價,沒有客觀系統(tǒng)的評分作為參考,容易出現對患者生活質量評價不全面,從而導致護理措施不完善。因此,我們以MOSSF-36量表為參考,對冠心病住院患者制定實施個體化的整理護理方案,針對生活質量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重點進行護理。結果表明,采用MOSSF-36量表指導下個體化整體護理方案的患者,其出院時生理功能和職能,總體健康及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和精神健康方面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組。提示個體化整體護理方案對患者生活質量的恢復更加有益。同時,我們研究發(fā)現在軀體疼痛方面,兩組結果無明顯差異。這可能與患者自身的疼痛閾差異,心絞痛誘發(fā)因素的差異性相關。綜上所述,我們認為以MOSSF-36量表作參考所制定的整體護理干預措施能明顯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
冠心病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加強冠心病患者心臟康復及冠心病二級預防,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已成為臨床治療冠心病所追求的目標。目前,臨床應用整體護理干預冠心病患者較為廣泛。而基于MOSSF-36評分所制定的個體化整體護理,其評分簡單,易于操作,同時能有針對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毛桂珍護理干預冠脈介入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23):226-227
[2]李魯,王紅妹,沈毅SF-36健康調查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測試[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02,36(2):109-113
[3]Ware JE,Snow KK,Kosinski M,et alSF-36 Health survey manual and interpretation guide[S]Boston MA:New England Medical Center,1993: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