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質量分數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在溶質質量分數計算中常用的守恒法是根據溶質的質量守恒,守恒法不僅適用于溶液的稀釋,還可用于溶液的濃縮、結晶、混合、配制等
2、關于溶液稀釋的計算,因為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所以若設濃溶液質量為A g,溶質的質量分數為a%,加水稀釋成溶質的質量分數為b%的稀溶液B g,則A g×a%=Bg×b%(其中B=A+m水)
(來源:文章屋網 )
化學中質量分數=物質質量/總質量,質量分數指溶液中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也指混合物中某種物質質量占總質量的百分比。曾用非標準量名稱:重量百分數、重量百分比、重量百分比濃度,現(xiàn)已廢棄。
溶質質量分數是指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百分比),或化合物中各原子相對原子質量(需乘系數)與總式量的比值。溶質的質量分數只表示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并不代表具體的溶液質量和溶質質量。
(來源:文章屋網 )
一、最簡組成相同直接求解
若幾種有機物的最簡式相同,則C、H、O元素的質量比一定,可根據最簡式直接求出C、H、O的質量分數。
例1某一溫度下,將1g乙炔、5g苯乙烯依次溶于10g苯中,所得混合溶液中氫元素的|量分數為()。
A.15.8%B.15.4%
C.7.9%D.7.7%
解析因為乙炔、苯、苯乙烯的最簡組成即實驗式都為“CH”,所以任意比混合各元素的質量分數不變
w(H)=(Ar(H)/Mr(CH))×100%
=113×100%
=7.7%
答案:D
鞏固練習1
把1 mol甲醛溶于2 mol冰醋酸之后,再加入3 g果糖所成混合物為M。另取1 L甲酸甲酯和3×1022個葡萄糖分子混合成為N的混合物。最后,取出7%的M和8%的N再進行混合,得混合物Q。求Q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
小結最簡組成(實驗式)相同的通常有以下幾類:
1.單烯烴、環(huán)烷烴:CH2
2.乙炔、苯、苯乙烯、立方烷(C8H8):CH
3.甲醛、乙酸、甲酸甲酯、乳酸(C3H6O3)、葡萄糖(C6H12O6):CH2O
二、兩元素成定比以一當二
若幾種有機物中的某兩種元素具有相同的比值,則運用此定比關系,即可求出各元素的質量分數。
例2有乙烯、乙醛和乙酸甲酯組成的混合物,取一定量進行分析,得知混合物中碳的質量分數為57.5%,求混合物中氧的質量分數。
解析它們的分子式分別為C2H4、C2H4O和C3H6O2 , 其中碳和氫的質量比相同m(C)∶m(H)=6∶1
因為w(C)= 57.5%,
所以w(H)= 57.5%×16=9.6%
w(O)=1-57.5%-9.6%=32.9%
鞏固練習2
甲醛、乙醛、丙醛組成的混合物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9%,,則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是()。
A.16%B.37%
C.48%D.無法計算
小結兩種元素成定比的通常有以下幾種類型:
1.單烯烴、環(huán)烷烴、醛、酮、酸、酯:(CH2)nOm
2.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蔗糖、淀粉等:Cn(H2O)m
3.乙炔、苯、苯酚、乙二醛、乙二酸等:(CH)nOm
三、變換組成成定比各個擊破
幾種有機物分子中不存在定比形式,但經過分子式的變換,可化成定比形式,則可用此定比關系求解。
例3有苯、苯乙烯、甲醛和葡萄糖組成的混合物,經測定含碳元素質量分數為51.9%,則此混合物中,含氧的質量分數為()。
A.48.1%B.8.65%
C.41.3%D.無法計算
解析將C6H6、C8H8、CH2O、 C6H12O6變換成(CH)6, (CH)8, (CH)(HO),(CH)6(HO)6 就可立即得出
w(CH)=51.9%×1312=56.2%
w(HO)=1-56.2%=43.8%
w(O)=43.8%×1617=41.3%
答案:C
鞏固練習3
由某單烯烴和乙醇、乙醚組成的混合物,測得含氧元素質量分數為21.6%,則此混合物中,含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含氫元素質量分數為。
小結可化成定比形式的通常有以下幾種類型:
1.烯、環(huán)烷烴
(CnH2n)+醇、醚(CmH2m+2O):
(CH2)n,(CH2)m?H2O
2.乙炔+苯+醇或醚(CmH2m+2O):
(CH)2,(CH)6,(CH)m?Hm+2O
3.乙炔+苯+醛或酮(CmH2mO):
(CH)2,(CH)6,(CH)m?HmO
4.乙炔+苯+羧酸或酯(CmH2mO2):
(CH)2,(CH)6,(CH)m?HmO2
5.乙炔+苯+葡萄糖(C6H12O6):
(CH)2,(CH)6,(CH)6?(HO)6
四、某元素質量分數相同等量替換
若各組分分子式中某元素的原子個數相同,且相對分子質量相等,則各組分中該元素的質量分數也相等,亦等于混合物中該元素的質量分數。
例4甲苯和甘油組成的混合物中,若含碳的質量分數為60%,那么可推斷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A.5%B.17.4%
C.8.7%D.無法計算
解析兩者化學式分別為C7H8和C3H8O3, 物質組成不符合定比形式,也不能通過變式化成定比,仔細分析發(fā)現(xiàn)C7H8比C3H8O3多4個碳原子少3個氧原子,相對分子質量恰好相等,都為92,且分子中都含有8個氫原子,所以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8×192×100%= 8.7%
答案:C
鞏固練習4
尿素〔CO(NH2)2〕和乙酸組成的混合物中,若含氧的質量分數為40%,那么可推斷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是,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是。
小結觀察化學式判斷相對分子質量是否相等,可參考以下幾種替換形式:
C ― 12H O ― CH4 4C ― 3O
O ― NH2 CO ― CH2CH2
五、兩種物質混合先確定物質的量之比
只有兩種物質組成的混合物,因各物質中元素的質量分數都一定,又已知某元素的平均質量分數,就可求出兩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從而求出其它元素的質量分數。
例5已知由乙醇和乙酸組成的混合物中,氧的質量分數為42.1%,求含碳和氫的質量分數。
解析設混合物中C2H6O和C2H4O2的物質的量比為x∶y,依題意得
16x+16×2y46x+60y×100%=42.1%
解得x∶y=2∶1
w(C)=2×2×12+1×2×12
2×46+1×60×100%
=47.4%
w(H) = 1-42.1%-47.4%=10.5%
鞏固練習5
已知由苯酚和硝基苯組成的混合物中,碳的質量分數為66.4%, 求出含氮的質量分數為; 含氧的質量分數為。
鞏固練習答案:
1. 40%; 2. B ;
3. 64.9%, 13.5%;
4. 6.7% ,53.3%;
導學案
【學習目標】
1、掌握一種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溶質的質量分數,并能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
2`,學會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
【重點難點】
1、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
2、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
【學習方法】
自學法
交流討論法
【學習過程】
【課前預習】
1、100
g某硫酸溶液恰好與13
g鋅完全反應,與鋅反應的是硫酸溶液中的?溶質、溶劑、溶液是什么?
2、計算配制50g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所需氯化鈉和水的質量?
【課堂探究】
一、溶質的質量分數應用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例題1:100
g某硫酸溶液恰好與13
g鋅完全反應。試計算這種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交流討論]解出此題的關鍵是什么?
[總結]關鍵是利用化學方程式先解出硫酸溶質的質量。
[小結]本節(jié)課學習了關于溶質質量分數的兩種計算類型。了解了不同計算類型的關鍵點,并會分析題意,能找準各量之間的關系。
二、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
例題2:配制50g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需要哪些儀器和步驟?
【自主檢測】
一、選擇題
1.在30
℃時,將10
g食鹽溶解在40
g水中,該食鹽水中食鹽的質量分數為( )
A.10%
B.25%
C.40%
D.20%
2.從2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取出5
g,所取出的溶液與原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比( )
A.變小
B.變大
C.不變
D.無法判斷
3.生理鹽水是溶質質量分數為0.9%的氯化鈉溶液,現(xiàn)用1000
g生理鹽水給某病人輸液,進入病人體內的氯化鈉的質量為( )
A.0.9
g
B.9
g
C.90
g
D.18
g
4.某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①在100份質量溶液中含有10份質量溶質?、谠?10份質量溶液中含有10份質量溶質 ③在100份質量溶劑中含有10份質量溶質?、茉?0份質量溶劑中溶有10份質量溶質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在一定溫度下,往某飽和溶液中加入原溶質,此時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
A.不變
B.減小
C.增大
D.無法判斷
6、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驟見下圖,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①②⑤
D、②①④③⑤
二、填空題
1.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12%的食鹽溶液50
g,一般可用________稱取________g食鹽,再用________量取________毫升水,倒入已盛有食鹽的________中,并用________攪拌即可.
三、計算題
1:50
測試卷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緊扣新課程理念,從概念、計算、應用三方面考查學生的雙基、思維、問題解決的能力,全面考查了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考出學生的真實水平,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另外,試題具有一定的彈性和開放性,給學生留有自由選擇解決問題的空間。
二、試題分析:
(一)第一大題:填空題。
(二)第二大題:判斷題。
此題包括6個小題,這6個小題出得較好,能考查學生的能力,如果學生不去認真觀察,不去動腦想,就很容易出錯。但大部分同學還是能得到4~6分,正確率還是較高。
(三)第三大題:選擇題。
此題包括6個小題,考查了學生的思維靈活的能力,平時學生會計算,但題意稍微變化,就容易出錯,這也為教師們敲了警鐘,教學不能太死板,要靈活多樣,在發(fā)展學生的思維上下功夫。總體來說此題大部分同學還是能得到4~6分。
(四)第四大題:計算。
(1)多數同學粗心大意,把小數點位置點錯,或多點一位,或少點一位。
(2)大部分同學不能在小數中準確運用“四舍五入”法,或者不知道估算時要估算到整數。
(3)大多數同學忘記點小數點,多數同學不會驗算,還有部分同學不知道取商的近似數時精確到百分位要計算到千分位。
第4、5、6、7小題:
(1)第四小題解方程時,“解”字忘了寫,不清楚解方程的方法。
(2)第五小題做簡便計算時,不會運用運算定律,還有忘記寫括號。
(3)第六小題計算基礎不夠扎實,運算順序比較模糊。
(4)第七小題大部分同學忘記寫括號,雖然計算結果正確,但計算過程錯誤,仍然不得分,此題失分率較高。
(五)第五大題:圖形的觀察、分析、操作與計算。
(1)第一小題大多數同學沒有帶單位,還有同學沒有作圖,計算式子列對結果算錯。
(2)第二小題正確率較高,不過,大多數同學畫圖時沒有原三角形的底為底畫三角形。
(3)第三小題錯誤率較高,學生分不清同樣的三角形和面積相等的圖形之間的區(qū)別。
(4)這種題學生分不清前后左右的方向怎樣去看,正確率在50%左右。
(六)我會解決生活問題:
此題共有7個小題。此題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生活應用能力。此題總分21分,大部分同學得分在3~6分之間,大多數同學對于題目含義不能理解,解題思路不明確。
三、學生卷面分析:
1、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較弱。表現(xiàn)在學生判斷題、應用題,大部分同學錯誤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于新知體驗不深,頭腦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實。
2、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表現(xiàn)在稍復雜的數據和文字都會對一些能力較弱或習慣較差的學生造成一定的影響。[蓮山課件]如:卷面上有不少單純的計算錯誤、漏小數點、漏做題等低級錯誤。
四、改進措施:
1、要充分利用備課、開展教研活動,加強研讀“課標”和“教材”,切實把握好課程標準,準確掌握新課標的理念、教學內容和知識的難度要求,使用好教材。
2、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情境。根據五年級學生的年齡和思維特點,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
3、重視知識的獲得過程,任何一類新知的學習都要力爭在第一遍教學中讓學生談過操作、實踐、探索等活動充分的感知,使他們在經歷和體驗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真正獲得屬于自己的“活用”知識,達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的水平。
4、加強學習習慣和策略的培養(yǎng)。五年級教材的思維要求高,靈活性強,僅用大量機械重復的訓練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今后要精選、精編靈活多變的針對性練習、發(fā)展性練習、綜合性練習,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指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如:獨立思考的習慣,認真讀題、仔細審題的習慣等等
5、關注學生中的弱勢群體。做好后進生的補差工作,要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fā),與學生多溝通,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方法指導;嚴格要求學生,從最基礎的知識抓起;根據學生差異,進行分層教學;努力使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
五年級數學質量分析(二)
一、試卷特點
1、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的考查。
2、適當增加體量,試卷知識覆蓋面廣,難易適中。
3、注意對概念運用的綜合考查,加強對統(tǒng)計中繪圖和數據分析的考查。
4、試題的語言背景和數據收集來源于生活實際,注意滲透課改精神。
5、設計了有利于學生探究的試題,注意課內向課外的延伸。
6、題型多樣,形式新穎,注意人文關懷和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教育。
二、卷面概況
(一)取得的成績:
1、數的整除部分基本概念掌握較好,能正確地求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書寫格式正確、規(guī)范。
2、能掌握小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大部分學生計算能力較強。
3、能正確規(guī)范地繪制條形統(tǒng)計圖,并能根據統(tǒng)計圖回答問題,具有較強的獲取信息和數據分析能力。
4、具有較強的圖形識別能力和一般空間觀念,大部分學生能正確地解決生活中有關表面積、體積的實際問題。
5、大部分學生的書寫比較認真,教師批改也比較規(guī)范、嚴格。
(二)存在的不足:
2、對組合后的立體圖形,很多學生缺乏足夠的想象力,適當滲透新教材的內容在求表面積時,缺少解題策略。
3、有的學生對四則混合運算中的有關試題能否簡便計算把握不準,將不能簡便的題目也用了簡便算法而造成錯誤。
4、解決實際問題部分依然存在審題不仔細,計算不細心,數量關系不清楚的老問題。如第2題不理解“截面”的含義、解題時沒有統(tǒng)一單位名稱就列式計算;第3題空間想象力差,不理解數量關系列式錯誤;第5題不知從何入手解題,僅靠湊數字,無法正確解題。
三、反思和建議
1、要加強概念教學的研究,重視概念綜合運用的練習,練習題的設計要注意有目的性、針對性和層次性。
2、基本口算的訓練要進一步加強,注重四則混合運算題的審題、計算方法的單項訓練,尤其是簡便計算試題的特征要使所有學生掌握,堅持不懈的抓好計算過關工作。
3、幾何形體要加強感性材料的積累,要多讓學生在直觀操作的基礎上展開想象,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
4、注意適當加強開放性題目的設計和練習,既要夯實“雙基”,又要注意引導學生拓寬視野,從多角度探索解決實際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能力。
5、加強中下等學生的補差工作,適當補充拓寬知識點的深化題。
6、要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教育和指導學生從小養(yǎng)成認真審題、仔細做題、自覺檢驗的好習慣。
五年級數學質量分析(三)
本次參考人數39人,總分2748分,人平70.5分。
優(yōu)秀人數17人,優(yōu)秀率43.6﹪。
及格人數29人,及格率74.4﹪。
與平行班相比,優(yōu)秀率和及格率還存在一定差距。
試卷分析
這份試卷所考查的知識點全面、呈現(xiàn)方式新穎;試卷難易程度在確保學生基礎知識檢測的基礎上,能夠較好地檢測出不同學生在數學上不同的發(fā)展水平,具體分析這份試卷,表現(xiàn)出以下特點:
1、注重學生數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考察。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掌握較好的學生最后能合格是能夠實現(xiàn)的。
2、加強了對數學思考的檢測,檢測學生對數學思想和方法的學習與運用。
3、考查知識點的綜合運用。試卷中對知識點的考查不是呆板的羅列,很多時候都是知識點的有機結合,體現(xiàn)對教師平時教學中要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答簡單實際問題的要求。
4、考查知識點原型大多都來源于教材。解決問題中的第1道到第5道應用題、操作題第1題、計算題集中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填空、選擇、判斷都有類似的題型。
失分與得分最多的題型分析
失分題型分析:
1、選擇題的第(3)和(4)小題。(3)小題是甲與乙自己的關系,學生分析不清楚。(4)小題分數化小數是下學期教學內容。
2、計算題中解方程第2、3小題。2小題未知數出現(xiàn)在減數位,平時訓練較少。3小題是小數除法計算。學生在移動小數位時出錯。
3、操作題1小題。將看到的立體圖形畫在方格紙上。平時訓練時說的較多,動手操作較少。
4、解決問題2和5小題。2小題梯形面積大部分學生把÷2掉了。5小題平時對路程之間關系訓練較多,綜合訓練較少。
得分題型分析:
1、填空題是基礎題,書上原句較多。學生都做的較好。
2、判斷題學生掌握較好。
3、計算和常規(guī)解決問題學生做的較好,平時訓練落實到位。
原因分析
1.主觀原因
(1)、知識拓展不夠,知識的綜合性拓展不夠。
(2)、對于數學思考的教學不是很到位。
(3)、對于一些知識點的教學不是十分重視,往往只是略微帶過,學生初步感知就可以了,導致此題型學生做的都不是很好
2.客觀原因
改進措施與方法
1、要求教師在研讀教材、使用教材上多下功夫。
2、多開展一些教研活動。平行班教師間多交流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