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有码亚洲专区|国产探花在线播放|亚洲色图双飞成人|不卡 二区 视频|东京热av网一区|玖玖视频在线播放|AV人人爽人人片|安全无毒成人网站|久久高清免费视频|人人人人人超碰在线

首頁 > 文章中心 > 化療患者的護理計劃

化療患者的護理計劃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化療患者的護理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化療患者的護理計劃

化療患者的護理計劃范文第1篇

我科2006年2~12月對80例惡性腫瘤患者進行化療的同時,通過良好的護患溝通,取得顯著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對象與分組:隨機選擇我院2006年2~12月確診的新入院惡性腫瘤患者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齡18~65歲,平均45.6歲。病種:肺癌19例,胃癌11例,乳腺癌8例,淋巴瘤18例,腸癌10例,其他14例。納入標準:(1)經臨床和病理組織學確診為惡性腫瘤;(2)年齡:18~65歲;(3)具有小學或小學以上文化程度。排除標準:(1)有精神病家族史或個人史;(2)有腦部疾病史及智能障礙;(3)有藥物或酒精依賴史。將符合上述條件的80例患者,隨機分為心理護理組(心護組)和對照組。心護組40例,其中肺癌11例,胃癌5例,乳腺癌5例,淋巴瘤8例,腸癌6例,其他5例。初中以下文化22例,初中以上18例。對照組40例,其中肺癌8例,胃癌6例,乳腺癌3例,淋巴瘤10例,腸癌4例,其他9例,初中以下20例,初中以上20例。兩組病種、年齡、文化程度差異無顯著性(P>0. 05)。

1.2研究方法: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分別填寫Zung焦慮自評量表( SAS)和抑郁自評量表( SDS)各1份。對照組只接受化療和疾病護理,心護組除接受以上護理外,還在化療前、化療期間及化療后接受以下心理護理措施:(1)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療:以耐心、熱情、精湛熟練的醫(yī)護質量使患者獲取信任與安全感,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2)個別心理治療:以科學負責任的態(tài)度耐心、詳細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為患者解決實際存在的困難,針對不同不良心理因素進行心理干預及認知治療,建立健康合理的信念。(3)患者互助治療:組織不同時期的患者進行交流及談心,相互傾訴在治療過程中的感受及體會,從化療后長期生存的患者身上看到希望,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及勇氣。(4)家庭及社會支持性心理治療:對患者家屬及朋友進行腫瘤知識講解,指導他們在各方面關心、支持、幫助患者,給以溫暖及勇氣。

1.3統(tǒng)計方法:所有資料輸入SPSS 10.0統(tǒng)計包,數量資料用t檢驗,分級構成比資料用χ2 檢驗。

2結果(見表1)

3護理體會

3.1化療實施前的護患溝通:化療前對于了解患者情緒是否穩(wěn)定及采取相應措施十分重要。首先向患者講解化療的實際過程,以及有關化療時的各種主觀真實感受、患者可能面臨的問題及醫(yī)護人員所采取的相應措施,并詳細介紹有關化療的細節(jié),消除患者某些錯誤觀念或不切實際的想法。有的人提起“化療”二字,就會條件反射地產生一種懼怕心理,怕出現惡心、嘔吐、脫發(fā)等不良反應,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告訴患者隨著醫(yī)學科學的發(fā)展,化療藥正在向“高效低毒”的方向發(fā)展,使得化療不良反應減少到最低而化療效果最好。而且這些不良反應是可以用藥物來預防的,即使有輕微的反應,在停止化療后也會很快恢復。另外還應矯正自我失敗的消極思維,建立對抗患者消極思維的認知,例如通過康復患者的示范作用,建立“癌癥并不是絕癥,只要治療得當,精神不垮,加強自我鍛煉,是可以戰(zhàn)勝的”的認知。要用積極的言語代替消極的言語,但并不改變談話的真正目的,從而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緒。同時,可將患者的病情與其他情況更嚴重的患者進行比較,使之較為積極地評價自己的病情。與患者家屬之間的溝通也是非常必要的,許多時候,患者家屬可以提供患者不能或不愿提供的信息,并且相對處于更為冷靜和理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在患者不知情的情況下,患者家屬更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梢韵蚧颊呒覍侔l(fā)放一些科普讀物或由主管護士對家屬進行有關化療知識的講解。

3.2化療期間的護患溝通:患者在化療期間既要遭受腫瘤引起的一系列癥狀及痛苦,還要忍受因化療帶來的不良反應。常見的不良反應有脫發(fā)、惡心嘔吐、疲勞乏力、厭食、障礙等。醫(yī)務人員應該積極處理化療產生的不良反應,同時細心地做好解釋工作,聽取患者的內心需求,幫助患者克服化療不良反應所帶來的身體上的不適及不良情緒。告知患者及家屬,化療過程中如有惡心、嘔吐、耳鳴、心慌、神疲、乏力、出血、脫發(fā)等反應,或穿刺部位有腫脹疼痛時及時與醫(yī)生、護士聯(lián)系,護士也應經常巡視病房給予相應的護理。化療患者抵抗力降低,要預防感染,保持個人、環(huán)境清潔,注意飲食衛(wèi)生,多飲水以加速毒素的排出。

3.3化療結束后的護患溝通

3.3.1防止盲目樂觀心理:腫瘤根治性切除術后接受輔助化療的患者,在經過幾個月反復不斷的痛苦化療后,常錯誤地認為化療結束意味著疾病已經治愈,已進入正常健康狀態(tài)。此時患者及家屬有一種如釋重負之感,從而易出現松懈麻痹、不遵醫(yī)囑、放縱自己等情況。此時,醫(yī)護人員要向患者及家屬解釋腫瘤的治療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長期努力,并配合醫(yī)生進行定期復查,以防腫瘤復發(fā),同時也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規(guī)律和飲食習慣,避免各種不良嗜好。

3.3.2克服焦慮情緒:有些患者在化療結束前可出現反常的焦慮情緒,懷疑治療的有效性及療效能維持多長時間?;颊呖傆屑认MM快結束化療,又擔心停止化療可有使腫瘤得不到控制或復發(fā)的矛盾的心理。因此。醫(yī)護人員應提前讓患者做好各種準備工作,與患者共同討論治療時間的長短、治療計劃的安排及化療結束后的生活安排,讓患者能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了解自身所具有的恢復健康的各種有利因素,為家庭康復治療及重新踏上社會工作做好準備。

4討論

化療患者的護理計劃范文第2篇

【關鍵詞】 治療;護理;腫瘤

無論是化療(藥物治療)、放療,由于藥物的細胞毒作用,放射線的作用,臨床上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應及組織損傷,致使有的患者排斥治療,甚至有的中斷治療,使病情發(fā)展以至于不可逆,因此,做好全方位的護理,是保證治療計劃順利進行的關鍵,也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現將具體作法介紹如下。

1 護士自身建設

南丁格爾說:“護士就是無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1]。護士的言行舉止都可能對患者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從而反應到護理的效果上,所以護理人員必須不斷加強素質修養(yǎng),知識修養(yǎng),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和文明程度,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

2 為患者創(chuàng)造溫馨、舒適、安靜、優(yōu)雅、溫度適宜的生活環(huán)境,室內保持空氣流通,光線充足,窗臺上可放一些花草,陶治患者情操,將患者安置在最佳環(huán)境中,使環(huán)境中的外部刺激減少,有利于患者機體本能發(fā)揮作用,以對抗疾病,因此要為患者創(chuàng)造整潔、舒適、美觀的環(huán)境和有規(guī)律的生活,從而影響病患心里環(huán)境有利于心理健康恢復,確保患者心理治療效果,使患者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積極配合治療,達到治療目的。

3 做好患者心理護理

人患病后,都會產生相應的心理變化,據國外文獻記載40%左右癌癥患者存在明顯的心理應激反應或心理障礙[2];其中20%左右的患者符合重癥抑郁診斷,由于傳統(tǒng)觀念,把癌癥視為不治之癥,如同死刑緩期執(zhí)行,另外患癌癥后,不但破壞機體正常生理功能(也可能造成形象改變),而且影響正常生活及工作,使家庭受到危害,社會及家庭中角色的改變,致使患者精神壓力大,會產生一些異常的情緒反應及變態(tài)表現,例如:懷疑、猜測、焦慮、憤怒、抑郁、絕望、自殺等,不配合治療的傾向,日本著名醫(yī)學專家伊丹教授指出:“懼怕死亡和疾病是非常健康的心理,沒有這種害怕心理是不正常的,對懼怕的心理不要去管它,重點應放在追求有意義的生活上”。對于這類患者必須觀察其內心世界從患者的言行舉止或非語言的表情和暗示中了解他們真正需要,及時把握患者心理活動,抓住有利時機,有的放矢地。進行心理疏導,鼓勵患者以積極態(tài)度配合治療,以愉快的心情去生活,從而達到治愈目的。

具體做法,要給予患者親人般的體貼及關懷,深入病房,運用溝通交流的技巧主動和患者及家屬進行交流,隨時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滿足患者需要征求患者意見,在日常護理中務必和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溝通,護理上要熱情主動精心、仔細觀察患者的言行舉止,根據患者的心理反應,社會地位,文化修養(yǎng),素質等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個體化護理方案和計劃,然后按計劃實施。

在實施過程中護士要以關心照顧、和藹可親、同情尊敬、體貼愛護的情感感化患者,為患者安排有規(guī)律的生活及活動,協(xié)調病患之間關系,鼓勵患者與患者接觸、交流、并引導病友共同進行一些娛樂活動和適當的體育鍛煉,例如:聽廣播、看電視、下棋、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等,使之保持愉快心情。開展健康教育宣傳,對患者提出的疑問給予科學的必要解釋和對疾病有關知識的宣教、安慰、鼓勵,消除他們焦慮、恐懼的不良情緒,使患者減輕精神壓力,情緒穩(wěn)定,思想放松,精神愉快。正確的對侍疾病,以治療好轉的典型病例激發(fā)患者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幫助患者建立積極愉快的情緒,講解一些醫(yī)學知識,讓患者知道保持心理平衡才能維持機體的各系統(tǒng)正常生理功能,增強應激反應能力,提高免疫功能,正確的心理疏導,喚起患者求生的欲望,對醫(yī)生的治療看到希望,就會以積極的態(tài)度配合治療,保證治療計劃順利進行。

4 治療上的護理

放療、化療是治療惡性腫瘤重要手段,但因為其毒、付作用較大,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治療療程的正常實施,做好護理工作是保證放、化療順利進行的關鍵。①需要手術的患者按常規(guī)做好手術前后護理(具體略)。②放療、化療前、中、后的護理:

4.1 首先評估患者情況:

既往史、腫瘤病史、治療過程以及效果、對化療藥物的反映情況等。

4.2 現在患者身體狀況:生命體征、體質量、日常生活規(guī)律(飲食、睡眠、排泄、自理程度等)、患者現在癥狀體征、各項檢查(肝、腎、造血系統(tǒng))有無異常。

4.3 心理評估:了解對接受化療的反應有無恐懼、自悲、懷疑等。

4.4 護理措施:

A、心理護理:針對患者不同反應做相應的心理治療,向患者講明用藥的目的及毒副反應情況使之有思想準備以積極態(tài)度配合治療。

B、衛(wèi)生健康指導:說明藥物治療和飲食對疾病影響的重要性在不影響疾病治療的基礎上盡量滿足患者飲食需要,鼓勵患者多進食,少食多餐,指導家屬為患者提供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以保證營養(yǎng)及水份攝入。同時指導家屬做好患者清潔衛(wèi)生工作,勤換內衣、睡前泡泡腳等。

C、病情觀察:細心觀察用藥后反應(胃腸反應、皮膚黏膜反應)、有無出血跡象、排尿排便情況、嚴格監(jiān)察生命體征等,如有異常立即報告醫(yī)師,及時對癥處理。

D、護士做各種治療要準確、輕柔;避免粗暴、盡量減少疼痛刺激;一切治療在患者休息之前,休息之后盡量不去打擾。

E、用藥護理:根據醫(yī)囑用藥;嚴格“三查七對”、保質保量溶解和稀釋藥物、現用現配、避免光照的藥物做好保護(例如:順鉑)、聯(lián)合用藥排好順序。用藥前2 h避免進食,出現不良反應對癥處理。

F、化療藥物刺激性大避免外滲:合理選用靜脈盡量選擇較大血管(徑大血管藥物刺激性相對減少)、盡量不選擇肘窩、手腕等關節(jié)活動處給藥,因這些部位不好固定,針頭易滑脫或刺破血管造成藥物外滲[3]。因為患者化療時間長,應有計劃使用或保護靜脈,一般由遠端到近端、由背側向內側、左右交替、一般上肢為宜,除上肢無處可取外,一般不宜采用下肢靜脈給藥(下肢易發(fā)生血栓),操作要熟練,一針見血,避免反復穿刺同一部位,防止造成血管壁損傷,致纖維化形成,導致藥物滯留造成靜脈炎,同時反復穿刺容易使藥物從損傷處溢出。穿刺時選擇針頭越細越好,穿刺消毒后局部用干棉簽擦拭后再進針,刺入血管的針頭一定要達2/3以上,確保針頭大部分在血管內(見到回血,一定要往血管里送一段針),避免針頭脫落血管外至使藥物外溢,穿刺成功后先注入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溶液,確保在血管內再連接藥物,藥物滴完后再用鹽水或5%葡萄糖溶液沖,拔針后冷敷局部。

G、用藥過程中加強巡視,注意觀察局部,并向患者及家屬交待好注意事項,如有外溢及滲出立刻報告,及時處理。

H、外滲處理:

①立即停止輸液,不拔出針頭,接以空針,將外溢的藥物盡量吸出,根據外滲藥物的性質對滲漏局部注入相應的藥物的拮抗劑,解毒劑。更換輸液部位。②局部皮膚發(fā)紅外涂氫化考地松軟膏、冰敷12~24 h。③皮膚腫脹灼熱及重度疼痛用5~10 mg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100 mg、維生素C混合液在外滲部位1 cm處作局部封閉。④金黃散或50%硫酸鎂冷濕敷或局部以0.15%奴夫卡因或2%利多卡因多點向心封閉,稀釋止痛。⑤如出現組織潰瘍,壞死進行外科治療,定期換藥。⑥抬高患肢。勿對局部加壓。

綜上所述,護理工作在患者的整個治療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是保證治療計劃順利進行的關鍵,所以護理人員要切切實實做好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護理工作。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同情心護理好每個患者,在這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窗口”行業(yè)中,努力工作,不愧對“白衣天使”的光榮稱號。

參 考 文 獻

[1] 護士修養(yǎng)與禮儀規(guī)范(科普出版社).

[2] 藥療監(jiān)護手冊(醫(yī)藥科技出版社).

[3] 抗癌藥物手冊(山東大學出版社).

化療患者的護理計劃范文第3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3月-2012年10月期間在本科進行化療的156例惡性腫瘤患者,均有病理學資料證實為惡性腫瘤,年齡為26~78歲?;颊邿o精神病史,無智力及語言交流障礙,能夠配合治療,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80例,對照組76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腫瘤分類、腫瘤分期及化療方案、文化程度、職業(yè)、經濟狀況等一般資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包括一般常規(guī)護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導等。觀察組除常規(guī)護理外,增加舒適護理,減輕化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增強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睡眠質量,具體如下。

1.2.1 為患者提供溫馨舒適的住院環(huán)境 保持病房清潔、舒適、安靜,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定時通風。室內溫度在20~24 ℃,相對濕度在50%~60%,光線柔和。治療護理盡量集中進行,醫(yī)護人員要做到“四輕”,即走路輕、說話輕、操作輕、開關門窗輕,盡可能減少對患者的干擾。

1.2.2 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 初次化療的患者,責任護士積極與患者溝通交流,建立指導合作型護患關系模式,及時疏導患者的研究表明,社會支持能夠有效降低惡性腫瘤患者的應激反應嚴重程度。鼓勵家屬多陪伴并給予患者支持,使患者能從親朋好友那里得到安慰和鼓勵,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已經接受過化療的患者,責任護士應積極與其建立共同參與型的護患關系模式,充分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治療的依從性,發(fā)揮化療藥的最佳效果。

1.2.3 優(yōu)化治療護理措施,減輕患者疼痛 責任護士為患者靜脈輸液時要合理選擇靜脈,保護好血管,并調節(jié)輸液速度,盡可能采用中心靜脈置管、PICC等,減少因反復靜脈穿刺引起的痛苦,避免化療藥物外滲[3]。

1.2.4 飲食的舒適護理 責任護士要了解患者的飲食習慣,指導患者改進飲食習慣,合理膳食。在化療過程中,應合理安排進食量和進餐時間,多飲水,進食一些清淡少油膩營養(yǎng)豐富且易消化的飲食,并少食多餐。飲食治療也是避免或有效減輕患者出現嘔吐的重要措施[4]。對于嚴重嘔吐的患者,囑患者及時漱口去除異味,并將患者嘔吐物的顏色、性質及嘔吐量詳細的記錄在護理記錄單上。對于懼怕進食后嘔吐的患者,責任護士要鼓勵患者進食。在化療期間根據醫(yī)囑準確按時給予甲氧氯普胺、阿扎司瓊等以減輕食欲不振、腹脹、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從而減輕患者軀體上的不適。

1.2.5 保證睡眠,提高自理能力 盡量避免夜間進行各種治療與護理工作,以保證患者充分的休息時間。責任護士應指導患者在治療結束后勞逸結合,做一些體力消耗較小的活動,例如散步、太極拳等。指導患者規(guī)律作息,睡前熱水泡腳,減輕疲勞感提高睡眠質量。化療后患者常常不能正確看待自己的能力,迫切希望得到幫助,此時護士應根據病情鼓勵、協(xié)助患者參與自我護理,以維持良好的形象,使患者逐漸恢復自理能力。

1.3 觀察指標 觀察指標包括:睡眠質量、舒適反應及自理能力。睡眠質量:良好為睡眠充足,醒后無疲乏感;一般為睡眠時間較短、易醒或入睡困難;差為不能入睡或睡眠顛倒。舒適反應:惡心嘔吐:輕為患者可耐受,無需用止吐藥物;重為患者不能耐受,需用止吐藥物;食欲:正常為患者食欲與化療前相比無明顯變化,進食量未受影響;下降為患者食欲較化療前下降,進食量減少。自理能力:正常為患者日常生活可自行完成,無需他人幫助;下降為患者日常生活需要借助他人幫助才能完成。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化療后睡眠質量比較 化療前,觀察組與對照組的睡眠質量相當,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化療后,觀察組的睡眠質量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l。

3 討論

腫瘤患者治療過程中,因化療藥物不能選擇性殺傷腫瘤細胞,而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對人體也產生一系列的毒副反應,給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軀體不適癥狀,常導致患者緊張、焦慮、恐懼、出現食欲下降、惡心嘔吐、睡眠障礙、自理能力下降等癥狀。軀體癥狀不僅給患者帶來生理上的痛苦,而且會使患者產生嚴重的心理反應,兩者互相作用,影響患者的康復和治療,降低生存質量滿足腫瘤患者生理、心理舒適的需求,改善了情緒,提高了治療依從性。再加上舒適的環(huán)境,合理的飲食等措施,減輕了患者在化療期間的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癥狀。舒適護理可以減輕患者由于化療導致的食欲下降、惡心嘔吐癥狀,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腫瘤患者完成化療,提高化療效果有著積極的意義。

睡眠障礙是腫瘤患者化療中較常見的癥狀,可能與腫瘤治療有關,如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乏力、胃腸道反應、脫發(fā)等)及患者在化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情緒反應等,故控制或者減輕癥狀是解決睡眠障礙的關鍵[8]。結果表明,舒適護理有利于改善惡性腫瘤患者化療時的睡眠質量,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高質量的睡眠能夠消除患者的疲乏,提 高抗病能力,利于患者的康復。

化療可能會給患者帶來不同程度和不同類別的不良反應,導致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平衡等方面出現各種不同程度的不良應激[9]。而舒適護理強調患者在接受治療護理的任何時期,護理人員均應把患者的舒適度作為考慮重點[10]。因此,舒適護理在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促進康復的同時,提高了患者滿意度,建立了良好的護患關系,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孫燕,顧慰萍.癌癥三階梯止痛指導原則[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出版社,1999:20-21.

[2]孟春艷,許婷,孫美玲.心理護理對惡性腫瘤化療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9(18):388-389.

[3]楚蔚琳,宋曉艷.舒適護理在宮頸癌術后化療中的護理體會[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2,33(16):2266.

[4]崔焱,丁亞萍,陳明霞.癌癥患者負性情緒反應的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中華護理雜志,2011,22(2):28-30.

. General Hospital Psychiatry,2005, 33(27):125-132.

[6]李晶,齊曉紅,于蕾.護理干預減輕腫瘤化療患者惡心、嘔吐的效果[J].吉林醫(yī)藥,2009,30(23):3103.

[7]張艷.癌癥患者化療期間實施舒適護理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yī)療前沿,2009,4(16):114.

[8]陳虹,吳遠美,唐新平,等.護理干預對肺癌化療患者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9):14-16.

[9]于淑娟,于建敏,楊麗嬡.胃腸道惡性腫瘤術后化療患者舒適護理的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9,15(5):1401-1403.

化療患者的護理計劃范文第4篇

【關鍵詞】急性白血??;化療;心理反應分析;護理

【中圖分類號】R7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13-0203-02

急性白血?。╝cute leukemia)是一類造血干細胞異常的克隆性惡性疾病[1],該病惡性程度高,治愈率低,其治療目前仍是以化療為主。白血病本身及化療都給患者帶來不利影響,導致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加重病情[2],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治療效果。本文就其容易出現的負性情緒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心理護理措施,以促進康復

1患者易出現的心理問題分析

1.1焦慮抑郁

在李小云等人使用醫(yī)院焦慮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and DepressionScale,HAD)對82例急性白血病化療患者入院時進行基線測評結果中,按照原作者的標準,焦慮和抑郁2個分量表采用8分作為臨界值,82例患者HAD焦慮分量表(HAD-A)得分為(7.43±4.20)分(0-21分),其中>8分焦慮陽性者36例,占43.9%;抑郁分量表(HAD-D)得分為(7.30±3.69)分(0-21分),其中>8分抑郁陽性者35例,占42.7%[3],可見急性白血病化療患者焦慮和抑郁評分均高,究其原因,疾病本身、化療效果、治療前景及治療中產生的高額費用等都可引起患者焦慮抑郁情緒

1.2 敏感多疑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療期間大多會出現脫發(fā),而激素的長期使用會使部分患者出現滿月臉、向心性肥胖等,這種外貌改變會使大多患者特別是青少年女性喪失自信,自尊心受挫,害怕被別人看不起,從而對外部環(huán)境特別敏感,過分注重自己,不相信別人,總想從別人那里獲取一些本病信息,還怕別人對自己隱瞞病情,別人說話時,總以為偷偷議論自己。擴大病情,稍感不適,便覺得自己無藥可醫(yī)

1.3 過高期待

由于部分患者對化療認識不足,對醫(yī)務人員和藥物治療抱有過高期待,不了解藥物治療的個體差異,一旦治療效果差,患者期盼落空,會出現很大的心理落差,嚴重打擊患者的配合治療的積極太多,對治療失去信心

1.4 社會支持系統(tǒng)欠佳

由于急性白血病是血液系統(tǒng)惡性疾病,其治療過程長,費用花銷大,且預后往往不遂人愿,部分患者家屬由于治療壓力大,往往不能堅持或有心堅持卻不能承擔費用而放棄治療,導致少數確有治療前景的患者過早放棄,終至遺憾

2 心理護理措施

2.1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良好的護患關系是解決患者負面情緒的重要前提?;颊呷朐簳r的熱情接待,介紹病房環(huán)境、病區(qū)基礎設施及使用方法、主管醫(yī)護人員等,真誠、可敬、可親,主動與患者溝通,取得患者信任,善于傾聽,有助于排解患者化療期間及化療后承受的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消除顧慮,客服患者角色行為缺如或強化現象,減輕心理負擔,此外,良好的護患關系同樣有助于病情的觀察及治療

2.2 創(chuàng)造良好的醫(yī)療環(huán)境

現代人生活豐富多彩,住院后,由于醫(yī)院環(huán)境的限制,患者角色改變,化療本身痛苦乏味,化療藥物本身會引起諸多不良反應及患者病情的不穩(wěn)定性等因素容易導致患者出現心理的不適應,護理人員應適當布置病區(qū)環(huán)境,打破醫(yī)院沉悶,病區(qū)保持清潔,物品擺放整齊有序,為患者創(chuàng)造一個溫馨舒適的環(huán)境,以緩解患者緊張情緒

2.3 有效的健康教育

患者對于本病的部分恐懼可能源于對于本病或者治療方法的認知不足,護理人員應盡可能用患者更容易理解且方便的方式為患者提供疾病和治療方法的相關知識,使其初步認識化療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預防治療方法,使患者能配合治療,消除其焦慮情緒,樹立疾病治療信心

2.4 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

Simeit等研究顯示[4],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能降低癌癥患者的應激狀態(tài)、緩解緊張焦慮、改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該方法是在安靜舒服的環(huán)境中,患者排空大小便,平臥位休息10分鐘,集中思想、排除雜念,知道患者跟隨MP3中存儲的自我放松教程(中華醫(yī)學會音像出版社出版)進行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確保動作到位。但在作用時間上,該方法對焦慮起效快,對抑郁患者來說,應該采取進一步實驗研究

2.5 個性化心理護理

由于患者的職業(yè)、文化程度、經濟狀況、家庭環(huán)境、社會關系、個人經歷及對健康、疾病、治療、護理的認知水平等不同,其護理需要及對健康教育的理解存在明顯差異[5]。因此,除了上述護理措施外,應因人而異,采取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

2.6 幫助患者尋求社會支持系統(tǒng)

缺乏社會支持的個體,在應對急性應激是易產生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故在開展心理護理時,社會支持系統(tǒng)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5]。社會支持系統(tǒng)包括親屬、朋友、同事等,家庭是患者的主要支持系統(tǒng)。護理人員除了對患者直接進行心理護理外,還應積極調動家庭的充分參與,向家屬普及疾病常識、治療方案、用藥注意事項等,爭取他們的參與,讓患者安心接受治療

3 小結

綜上,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療的基礎上配合有效的心理護理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調整其心理狀態(tài),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1]葉任高,陸再英等.內科學[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600.

[2]蘇艷華,王萍.綜合性心理干預對癌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4,8(8):1547.

[3]李小云,張靜平,彭芳等.認知心理干預對急性白血病化療患者情緒管理及治療的影響[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1,14(1A):84-86.

化療患者的護理計劃范文第5篇

【關鍵詞】淋巴瘤;化療;應激反應;護理干預

人體在受到外界或者內部刺激后,會產生應激性的認知評價,這一心理及生理反應過程被稱之為應激反應[1]。一般情況下,應激反應是人體對環(huán)境刺激進行適應的效果,能夠促進人體健康和功能發(fā)揮?;熓橇馨土龌颊咧委熤饕姆绞?,能夠實現穩(wěn)定病情和提高生存質量等顯著的治療效果,但化療對患者的刺激較大,長期處于應激狀態(tài)的患者會導致患者產生生理和心理的不適,難以承受。為了保證淋巴瘤患者能夠順利完成化療治療,需要對由化療引起的應激反應進行針對性的護理,本文對50例淋巴瘤患者進行護理研究分析,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間收治的50例淋巴瘤患者進行研究,所有患者接受化療治療,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齡20-70歲,平均年齡45歲。按照隨機分組原則劃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例,觀察組25例患者采取針對性應激反應護理,對照組25例患者采取常規(guī)應激反應護理,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方面的對比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觀察組患者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進行血壓、心率的測量和記錄。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飲食指導,化療前由護理人員實施常規(guī)心理護理和化療護理,在化療前一晚進行心理焦慮值測量,記錄干預后焦慮值。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化療過程中,對患者反應加強觀察,對其心理變化進行掌握和及時消除,將治療的進度和利好消息告知患者,鼓勵患者堅持完成化療治療。兩組患者均在化療前一晚進行焦慮值測量,記錄為護理干預后焦慮值。由同一儀器和同一操作人員進行血壓和心率的測量,并做好記錄[2]。

1.3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組間比較采用t進行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進程表示,計算資料采用x2進行檢驗,P

3討論

3.1環(huán)境因素的針對性護理醫(yī)院病房或化療室陌生的環(huán)境、特殊的氣味、較嚴肅的氣氛等環(huán)境因素都容易導致患者情緒的變化,導致在陌生環(huán)境下產生不完全感,對化療治療的安全性和效果產生疑問,導致出現心理抑郁或煩躁等應激反應[3]。因此,需要加強環(huán)境護理,保證病房空氣流通,溫度、濕度和光線適中,通過合理的裝飾等美化環(huán)境,增加溫馨氛圍,消除患者對陌生環(huán)境的恐懼心理。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迎接并對化療室內設備、人員等進行介紹,對治療的主要步驟、藥物的使用、所需的時間和注意事項等進行講解,尊重患者的知情權,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增強信任[4]。

3.2并發(fā)癥護理惡心、嘔吐是淋巴瘤化療最為常見的不良反應,且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護理人員需要在化療前對可能導致惡心、嘔吐的因素進行針對性分析,指導患者進行飲食安排和放松訓練等。一般情況下,化療2-8h內出現惡心嘔吐的概率最高,因此應該嚴格控制患者化療當天的飲食,指導患者多進食高營養(yǎng)和高熱量易消化的事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化療前1h內禁止飲水[5]。若化療中出現惡心嘔吐癥狀,護理人員需要及時的對嘔吐物進行清理,進行口腔清潔,通過聊天、聽音樂和深呼吸等方法指導患者轉移注意力,提高對惡心嘔吐的應對能力,保證化療順利完成。

化療性靜脈炎也是常見的淋巴瘤化療并發(fā)癥,護理人員需要在化療前對患者血管進行準確合理的選擇,避免選用下肢靜脈;對多療程化療患者采用深靜脈置管,指導患者化療中減少移動,熟練掌握用藥方法,控制輸液速度和加強靜脈用藥者觀察,預防化療想靜脈炎[6]。

綜上所述,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減輕淋巴瘤化療患者的痛苦,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順利完成化療治療,促進患者康復。

參考文獻

[1]李海青.冠心病患者住院應激反應分析與護理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4(11):89-90.

[2]周吉成,何杰.淋巴瘤治療現狀[J].廣西醫(yī)學,2010,27(10):l508-1509.

[3]郭達.住院患者手術前應激反應的觀察和分析[J].哈爾濱醫(yī)藥,2010,26(6):40-41.

[4]張令香.護理干預對腫瘤化療病人惡心嘔吐的作用[J].家庭護士,2011,5(9):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