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強化激勵性評價的針對性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某教師在一名后進生費力而結巴地讀完課文后,表揚道:“你讀得真棒!”這種評價顯然缺乏針對性,易讓學生糊涂,不知究竟“棒”在哪里,久而久之,可能對被激勵的學生在方向上產生錯誤引導,同時亦可能會讓部分優(yōu)等生失去原有的學習積極性。其三,評價功利化。有的教師為了鼓勵學生積極背誦課文而將水果、小本子等作為獎品。吸引學生背誦和學習的理應是知識本身的魅力,獎品的不當出現卻破壞了知識的美感與純潔性,甚至會弄巧成拙的使學生原本自發(fā)的學習動力轉為外部的物化刺激。針對上述問題,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建議嘗試采用以下方式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
一、激勵性評價多樣化
激勵性評價所針對的學生回答在內容上大體可分為“正確性”回答與“非準確性”回答兩類,而對于這兩類回答在激勵性評價方式的采用上要加以區(qū)別及細化,力求做到評價的有效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統(tǒng)一。首先,當學生作出“正確性”回答,教師的評價用語總是不免落入俗套。筆者建議不妨采用下列方式加以避免:一方面,對于水平相同或相近的學生,教師的評價用語應靈活多樣。如同是閱讀課文,教師可采用多種激勵評價用語:“讀得真好,老師都被你感動了?!薄白詈筮@句話讀得多好啊!請你再讀一遍,大家認真感受一下。”“老師相信,只要你愿意,你長大一定能成為一名播音員。”顯然,課堂氣氛會因此而更加活躍。另一方面,對于水平不同的學生,評價用語要有的放矢。對優(yōu)秀生鞭策贊揚,對中等生鼓勵肯定,對后進生寬容激勵。如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當他們勇敢地站起來回答正確了哪怕只是一個簡單的問題時,教師也應及時點頭加以肯定的同時說:“你今天能有這么大的進步,老師很高興,也非常同意你的想法,希望以后你也能像今天這樣勇敢?!睂τ趯W習有困難的學生,這樣充滿期許的激勵,在他們內心深處產生的激蕩可想而知,他們不僅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更能激發(fā)自身的學習熱情,也增強其自主探索的動力。另外,由于學生的感受與思維方式并不相同,所以有時學生作出的往往是“非準確性”回答,即教師認為“完全不正確”的答案,教師也不能因此就冷落甚至否定學生。例如一次公開課上,一位女教師教學《白楊》一課,當問及學生:“在你們眼中,白楊有什么特點?”,前幾名學生分別回答了“樹形優(yōu)美高壯”,“像士兵一樣勇敢,守衛(wèi)戈壁”,但忽然有名學生站起說“白楊臉上(樹干)滿是皺紋,它一定埋怨老天爺為什么把自己安排在這樣的鬼地方”,學生哄堂大笑,這位女教師也措手不及,她尷尬而慍怒地說了句“坐下”。顯然,這位教師未給予此“非準確性”回答以適當評價,無形中挫敗了學生活躍而創(chuàng)新的學習意識。威爾遜曾說:“冷漠是最大的殘忍?!弊鳛榻處?,其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甚至富有激情的思考所表現出的冷漠,無異于冷水潑面。在教學中,教師應給與學生民主的教育,只有給他們充分去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想象的空間,才能使其自身得到真正發(fā)展。
缺乏針對性的激勵容易讓人迷失方向。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不僅應該做到從學生的不足背后發(fā)現其閃光點,更要對其微小的進步,及時地給予肯定與鼓勵。例如即使學生朗讀得不流利,但可能聲音洪亮;語言組織得不流暢,但可能思考角度獨特,思考問題的方式別具一格;寫得結構不完整,但可能內容具體翔實……相信只要善于發(fā)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便能在激勵評價中使孩子們的閃光點真正燃亮。但對其不足,雖不宜斤斤計較,卻也不能視而不見。教學中應注意避免矯枉過正,不能視批評如越雷池而裹足不前。例如當課堂上出現學生爭論激烈,各執(zhí)一詞,期望教師明辨是非時,教師所作出的含糊而缺少立場的回答,如:“你們說得都很有道理”,只會使學生摸不著頭腦,不知自己的觀點究竟是對是錯,也有礙學生正確地學習和理解知識??傊?,激勵學生固然是培養(yǎng)和樹立其自信的好方式,但我們更要在提倡的同時注重對分寸的拿捏,強化激勵評價的針對性。
三、學生自評與互評相結合
長期以來,教學實踐中都更為注重教師對學生的激勵性評價,卻比較忽視學生的自我評價以及學生間的相互評價。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應還學生以評價的機會,評價的權利以及通過評價去反思和進步的可能。學生自我評價的內容可包括其學習態(tài)度,對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對自身能力發(fā)展的程度和預期等。此外,由于評價的主體應具有多向互動性,在注重學生自我評價的同時也應強化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這樣不僅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且在互評時,既可肯定他人身上的閃光點,又能委婉指出彼此存在的不足。以人為鑒,在見賢思齊,以他人之長補自身之短的同時,也在無形中營造了良好輕松的學習氛圍。而在處理學生自評與互評的關系時,應以自評為主,凸顯自我意識,進而實現自我發(fā)展與自我完善,最終達到優(yōu)化學生自我素質結構的目的。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與深入對語文課堂的激勵性評價提出了更高也更符合學生年齡與心理特點的要求。作為教師,應積極主動地學習和掌握激勵性評價的科學性與藝術性,力求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摒除成見,全面反思,使語文課堂的激勵性評價能及時有效地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健康地發(fā)展,從而更好地關愛學生的生命發(fā)展,樹立并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與健全人格。
作者:牛寶勤單位:長春市寬城區(qū)團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