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有码亚洲专区|国产探花在线播放|亚洲色图双飞成人|不卡 二区 视频|东京热av网一区|玖玖视频在线播放|AV人人爽人人片|安全无毒成人网站|久久高清免费视频|人人人人人超碰在线

首頁 > 文章中心 > 李清照詩詞

李清照詩詞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李清照詩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李清照詩詞

李清照詩詞范文第1篇

關(guān)鍵詞:資質(zhì)聰穎 多才多藝 女作家女詞人

秋瑾是中國女權(quán)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她不僅是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女英雄和女革命家,她還是一位有才華的女詩人。她的文學創(chuàng)作在近代文學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就象我國宋代偉大的女詞人李清照。她們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都是分為了前后兩期。雖然看似有些許相似,但由于所處的時代不同,其創(chuàng)作的藝術(shù)風格還是大有不同的。

李清照在創(chuàng)作上,生動的展現(xiàn)了她的生命歷程和情感經(jīng)歷。在生命早期,閨房繡戶是她的生活世界,而美滿的婚姻愛情便成為她主要的人生理想。所以前期詞多寫閨情相思離愁別緒,不乏風韻優(yōu)美之作。如《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隨著丈夫的出任,夫妻暫離,生活出現(xiàn)了暫時的缺憾,李清照甜蜜寧靜的心弦于是彈奏出一首首略帶苦澀和憂怨的望夫詞,如《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ㄗ燥h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她晚年作品中的《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p>

通過描寫深秋黃昏的景色及感受,委婉曲折的表現(xiàn)了詞人的國破家亡,夫死獨守,飽經(jīng)憂患和離亂生活的哀愁。李清照的詩詞,不僅僅寫個人情感,也關(guān)注國家興亡。宋張端義《貴耳集》卷上謂李清照“南渡以來,常懷京、洛舊事。從中我們看出詞人憂患余生的孤寂心情,流露出對故國的眷念不忘和國運盛衰之感?!吧斪魅私?,死亦為鬼雄?!北憩F(xiàn)了詩人激昂慷慨,氣壯詞雄的愛國精神。

秋瑾從小讀書很多,崇敬歷代民族英雄和愛國志士。她和李清照不同的是她的婚姻不幸,常有“可憐謝道韞,不嫁鮑參軍”,(《謝道韞》)“知己不逢歸俗子,終身長恨咽深閨”(《精衛(wèi)石》)之嘆。她前期作品,也多為詠花明志,思親述懷之作,秋瑾在她前期詞作品中,還明顯看出受李清照影響,秋瑾詞《菩薩蠻 堪憐一片簾前月》有“月色入高樓,相思兩處愁?!崩钋逭赵~中就有“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兩處閑愁。”秋瑾詞的《金縷曲 凄唱陽關(guān)疊》:“月滿西樓誰伴我”,李清照詞就有“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之句,李清照前期詞的語言風格是清新自然,喜運用口語,所謂“用淺俗之語,發(fā)清新之思”。秋瑾詞的語言也具有這種藝術(shù)風格。象上文中的〈相見歡〉,還有“陳瓜果,無限心事,背人偷訴?!保ā队窠恢?金針度》),“憶到今宵人已去,誰伴我,數(shù)更籌?!保ā刺贫嗔?腸斷雨聲秋〉)“清香暗度,知庭角梅開,尋時怕誤?!保ā?齊天樂 朔風蕭瑟》)語言極淺顯易懂,形象生動,意境優(yōu)美,寓風韻于字里,見清新于行間,極富生活氣息。1903年秋瑾進京后,閱讀新書報,思想日趨先進,益感家庭如囚籠,無可忍耐。

祖國沉淪感不禁,閑來海外覓知音。金甌已缺總需補,為國犧牲敢惜身。嗟險阻,嘆飄零,關(guān)山萬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ā耳p鴣天》)

秋瑾后期的詩詞由于所處朝代的影響,氣勢宏偉,風格雄渾。讀她的詩詞可以明顯地感到一種奮發(fā)飛揚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zhàn)斗激情的英雄主義精神。她為了民族的解放臨難不茍、從容就義,正是“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真實寫照。

李清照詩詞范文第2篇

夢中和你們分離.

今生苦難已受盡,

人生在世幾多情.

夢醒十分枕邊淚,

道是無情卻有情.

無奈幻夢已破碎,

再尋已是人歸去.

孤獨一生需人陪,

無奈無人解心疑.

心中疑惑數(shù)千縷,

何人帶我出謎云.

夢醒即刻去尋夢,

無奈物是人已非.

殘夢依舊是原夢,

只恐人心已變更.

友情愛情早已滅,

惟恐親情也棄之.

夢醒帶走心中人,

尋來尋去終一人.

李清照詩詞范文第3篇

關(guān)鍵詞: 李清照 美學視角 風格形成 成因分析

文學作品的美學角度體現(xiàn)在文學作品的韻味之處,它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李清照的詩詞作品能夠讓讀者共鳴,就是她把個人情懷毫不保留地借助高超的寫作技能展示給我們,留下了千古之詞,李清照還被人稱為“千古第一才女”。因此,在美學的角度下審視李清照的詩詞之美,結(jié)合她的相應的身世變化,才能最準確地分析出李清照的詩詞作風變化。成因主要是她生活經(jīng)歷的跌宕浮動。若沒遇到種種挫折,則一個人是寫不出所謂的“驚世駭俗”,寫不出真真的“絕美”的,筆者也是感受頗深。從美學視角出發(fā),便能發(fā)現(xiàn)李清照詞風的改變亦是生活所趨,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情感傾訴,傾情于詞。

一、文學作品審美風格形成原因

文學作品的審美風格的形成是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不斷通過自身提升和環(huán)境變化而產(chǎn)生的獨特的氣質(zhì)、風格、筆調(diào)和氣息,是一個作家真情實感的體現(xiàn),包括思想內(nèi)涵、才學底蘊、審美價值的體現(xiàn)。作者的寫作風格的成熟是作品成熟的體現(xiàn),同時還受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這是值得我們探索的。有句話說得好:“但凡一切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都是真實的生活寫照,是作者親眼所觀,或者是作者親身所經(jīng)歷?!笨偟膩碚f,作品可以記錄和反映作家生命的印記,因此便有“文如其人”的說法。只有把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寫入文學作品中,才能真正投情于文,攜理于文。

二、李清照作品的美學分析

李清照作為一代詞人,其作品有很多驚人之處,有“別是一家”的說法,古今都有稱贊。明朝人楊慎曾說:“若為填詞,則宋人李易安乃冠絕者。當與秦七、黃九爭雄,不獨雄與閨閣也。”可以看出李清照在詩詞的造詣頗深。下面分別從李清照詩詞意境美、語言美、婉約美的角度探索李清照的詞作風格和成因。

(一)意境美

社會因素的影響不可低估,特別是影響詩詞中的意境美。意境便是作者在詩詞描述中,給讀者有無意識地構(gòu)建一個有情感環(huán)境的過程,已經(jīng)給讀者構(gòu)建了很多情感傾訴的環(huán)境,或情于景,或借景抒情。《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便是她少年時期的作品,是她有一次機會在有一次在溪亭游玩時即興寫出的,詞曰:“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边@首詞運用白描的修辭手法,“日暮”、“歸路”、“晚舟”等給讀者構(gòu)建一個少女日暮游湖之景,寫出一個少女燦爛的生命氣息,猶如綻放的春花,蘊含的是質(zhì)樸和爛漫。此詞的寫作背景便是年少李清照無憂無慮,沒有家庭的紛爭,沒有功名利祿,只有一份獨屬于少女的稚氣和天真,此時的詩詞對于李清照來說,便是一種初入文學的探索。這些意境的形成是作者年少多地游玩總結(jié)出來的。從美學角度來說,寫作的意境便是作者的意境,倘若沒有積累,等閑之輩經(jīng)歷這些也未嘗寫出,前者為主觀因素??陀^因素是社會因素的影響,社會的生產(chǎn)矛盾和階級矛盾不斷激發(fā),是一個作家創(chuàng)作風格影響的客觀因素。圍繞這個安穩(wěn)的社會環(huán)境,詞人才能寫出桃園之作。詞人的思想通過詞折射出來,滋養(yǎng)其詩詞精神的是群體意識、社會運動和社會責任感。因而,他們的作品應該是社會現(xiàn)實的風向標。李清照年少的生活環(huán)境安穩(wěn),對她的寫作起到了激發(fā)作用。正印證了一句話:“社會是一切寫作的影響源泉,沒有環(huán)境的影響而著出的作品,是毫無目的有沒有生機的作品?!?/p>

(二)語言美

李清照在語言的應用可稱是“溫柔抒情”、“惟妙惟肖”。語言的應用是詩詞的精髓,和意境一樣,在詩詞鑒賞中展露出絕美的風采。有人曾說:“言之于理,便曉之于情?!笨梢娬Z言的魅力無限,它蘊含作者深厚的寫作功底,是用詞風格形成的主要因素。它不僅代表了作者的文化涵養(yǎng),還從文字之美中透露出了大量的時代文化。在《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中:“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薄按河拧笔谴夯êl(fā)的滴滴嬌人,表示出李清照特別喜愛這花,將自己此時和夫君幸福的生活簡單描述出來,沒有一絲做作,比喻恰到好處。寫人寫話,以花喻人,正是充滿了真摯情懷。全詞形象鮮明,從細微之處寫人,突出了李清照此時此刻欲想情郎更加喜愛自己,又表現(xiàn)出自己溫柔獨到,韻味十足。此詞是李清照婚后不久所寫,其中流露出了一個新婚在夫君面前可掬可愛,將溫柔嫵媚的情態(tài)透露出來,感情深厚,細膩可親。

(三)婉轉(zhuǎn)美

又如李清照作為婉約派的代表,她的作品中蘊含深切的婉約柔情?!皩ひ捯?,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睆脑~中可讀出李清照此時非一個“愁”字了得,可見其深處憂愁卻欲罷不能,此詞寫李清照獨自一人的情景,一種煢獨凄惶籠罩心頭,如果不能在當時,則很難領悟到李清照的悲涼和痛楚,我們也是僅僅從詞中尋覓到這些痕跡,即便是其他大能之者,也不能寫出那一份離愁別緒?!皾M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中“點點滴滴”“梧桐細雨”“凄凄慘慘”“怎一個愁字了得”種種表明了李清照的悲涼之處,就似這落葉紛飛,無處可逃。李清照也擺脫不了這個屬于自己的憂愁,一份被丈夫疏遠而獨守空房的憂愁。由此可知,環(huán)境和后天是作者詞風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無論環(huán)境如何改變,都是環(huán)境加以刺激個人再加以實踐形成的。李清照的婉約便是如此,她的婉約美簡單而言就是社會環(huán)境加以女性之美的結(jié)合。

三、李清照詞作風格形成原因

公元1101年,正處花季的李清照與趙明誠結(jié)婚。趙明誠特別疼愛李清照,兩人的生活永遠是那么甜蜜和充滿柔情。不過相比年少,較缺少的是李清照在此期間很少走出家門,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閨房賦詩填詞,充滿了幸福的味道。這也是李清照作品積極向上的高峰時期,內(nèi)心的方向和寫作風格都是那么激昂向上。然而這只是這個危機四伏的時代下的短暫的美好,很快便爆發(fā)了“靖康之難”,腐朽的北宋頓時陷入一陣慌亂。隨著國家的滅亡,李清照開始和很多大宋名家一樣無終止地顛沛,才真正成長,成為婉約之代表。不管環(huán)境如何變化,“風格任何時候都不能是單純形式的問題,它永遠和作家的思想、作家的生活實踐形成一體”孫犁在《風格論》如是說。

對于家破人亡,她的感觸頗深,但也蘊含對于這些突變的無奈。從后期詩詞的風格中便能深切感受到。北宋的破滅,給這個婦人極大的打擊,使她從一個大家閨秀淪為“飄零遂與流人伍”的“閭閻婺婦”。這也是作者寫作意境和語言變化的主導因素,此時詩詞美就體現(xiàn)在對于愛人的離去和亡國的感嘆,還有對于報國無門的深深感嘆?!奥淙杖劢?,暮云合璧,人在何處?”在夕陽的照耀下,李清照顯得更加孤獨――“人何在?”;在這個本應該團圓的元宵節(jié),李清照卻獨自一人,曾敢問,他已不在。所有回憶都轉(zhuǎn)變成現(xiàn)在的痛楚,沒法傾訴的對象,只能獨守和承受?!爸兄菔⑷?,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泵枋隽嗣褡宓娘L暴已經(jīng)無聲無息滲入了尋常百姓,更不論李清照這個偉大的愛國學者。在這破碎的河山之際,更激發(fā)了李清照的愛國情懷。正印證了“大亂方能出英才”,可以這么說,大宋的破碎再次把李清照的詩詞推向巔峰?!昂焹旱紫?,聽人笑語?!边@個女人孤苦伶仃,滿腹牢騷,也曾多次放聲大哭,表示出亡國的悲涼和無奈。李清照的詩詞語言和意境在此時都達到高峰,婉約再大放光芒。

四、結(jié)語

李清照是千古才女,她的文學作品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受北宋社會的變化和個人經(jīng)歷影響,其詞作風格可謂“一波三折”。加以李清照飽讀詩書和游覽美景的觸發(fā),審美水平逐步提升,從意境美和語言美使婉約派大放光芒,李清照的文學作品在中國文學作品中猶如一顆璀璨的演化,有其寂靜、轟烈和絢爛,最終歸于消逝。后人只能默默緬懷,默默學習,才能領會獨特屬于李清照的孤獨韻味。

參考文獻:

[1]甘少迎.李清照詞中的美學意蘊[D].安徽大學,2012(05):12-17.

[2]李瑩瑩.李清照詞的美學解讀[D].延邊大學,2010(06):10-11.

李清照詩詞范文第4篇

關(guān)鍵詞:自然美;含蓄美;音樂美;繪畫美

李清照是中國文學史上風格獨特的著名女詞人,宋人王灼在《碧雞漫志》中稱贊李清照說:“易安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為本朝婦人,當推詞采第一?!?[1]她的清新婉麗的詞風歷來為人所稱道。本文試就其語言特色作一具體分析。

一、平易清新,盡顯自然之美

明白如話、平易自然的詞風,貫穿著李清照一生的詞創(chuàng)作。她生性爽朗、坦率、感情真摯,坦誠的說,明白的寫,無人工斧鑿之痕,在宋詞中獨具一格。

1.口語入詞,化俗為雅

李清照常常用清淡雅致的口語對景物進行簡筆勾勒,在樸素中顯示自己天然的魅力。例如,《鳳凰臺上憶吹簫》中“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guān),也則難留。”《臨江仙》中“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等,趙明誠評價其曰:“清麗其詞,端莊其品?!?[2]實為中肯。

2.精于錘煉,不著痕跡

李清照作詞,看似信手拈來,實乃精心錘煉,使作品明白如話,卻又婉轉(zhuǎn)如珠,不見痕跡。如“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保ā度鐗袅睢罚┻@“紅”“瘦”二字,原來平淡無奇,李清照卻變俗為雅,用此二字描寫風雨之后花葉的外形,極富形象美,更寫出了寂寞深閨的惜春的情懷與紅顏易老的感嘆,實是精于錘煉,而又不著痕跡的典范。

二、委婉深沉,盡顯含蓄之美

作為名門閨秀的李清照其精神性格具有典雅的一面,她的語言竭力追求雅致委婉、含蓄深沉的風格,她的詞是字字句句總關(guān)情,但字字句句卻不提情,正所謂“委曲精工,含蓄無窮之意焉?!?[3]

1.含蓄深沉,情藏言外

李清照詞善于移情于物,借景抒情。如《醉花陰》一詞,這首詞上闋寫寂寞之情,落筆即移情于物――如霧的香煙。次句又寫室內(nèi)光景:爐中香煙慢悠悠地燃著,我們可以感覺到她簡直是度日如年?!凹压?jié)又重陽”,一個“又”字則暗示:夫妻分別已久,平時思念,佳節(jié)更甚。但李清照不直接寫“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而是寫自己的失眠――“半夜涼初透”。這里的“涼”,不只是身涼,更重要的是心涼,寫得委婉含蓄,情在言外。

2.用典精巧,含而不露

李清照詞語言的含蓄美也體現(xiàn)在用典上,通過用典使作者隱忍難吐的情懷找到得以寄托的載體。如《多麗》一詞,采用賦的手法,通篇用典,在清照詞中獨一無二。通篇詠菊,卻始終不提菊,盡得風流。李清照在《詞論》中主張作詞要有“故實”“典重”,講究“富貴態(tài)”,這首詞應是實踐她創(chuàng)作理論的產(chǎn)物。

三、和諧流轉(zhuǎn),盡顯音樂之美

李清照詞聲調(diào)韻律的和諧流轉(zhuǎn)之美,特別體現(xiàn)在她運用疊字、疊句和俳句上。清人顧炎武認為“詩用疊字最難” [4]要做到“復而不厭、賾而不亂” [4]則更難,但在李清照詞中,疊字幾乎開篇可見,讀來朗朗上口,音樂感很強。

《聲聲慢》中疊字的運用,是詞學上成功運用雙聲疊韻的創(chuàng)格,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整首詞,共九十個字,舌音、齒音字多達五十七個,開篇的七組雙聲疊韻詞在音節(jié)、情調(diào)、氣氛方面與內(nèi)容緊密配合,聲情并茂,感人至深,得到歷代詞學家的一致好評,“乃公孫大娘舞劍手,本朝非無能詞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疊字者,用文選諸賦格……婦人中有此文筆,殆間氣也?!?/p>

四、濃淡相宜,盡顯繪畫之美

李清照作詞常以畫入詞,以詞寫畫。她在詞匯選擇上注重色彩調(diào)配,在謀篇布局上施展繪技,或白描、或工筆、或淡抹、或濃彩,描繪自然景物,表達奔涌情懷。

如,《如夢令》將“溪亭、藕花、鷗鷺”串逐成畫,一詞一個意象,三個意象一幅畫:有物有色,有景有情,好一幅色調(diào)明麗清雅的湖荷翔鷗圖。她又用“回舟、誤入、爭渡、驚起”這樣的動詞,讓人想象出其中的喧囂,景、物、人、情融成一片,動中有靜,靜中有動,虛實相生,上下遠近成章,構(gòu)成動蕩迷離的畫面,渲染了歡快愉悅的氛圍。

李清照詞語言的平易清新、委婉深沉、傳神新奇、和諧流轉(zhuǎn)、濃淡相宜等特色,代表了宋代文人詞語言成就的新高度。她造語自出機杼、率真自然、典雅含蓄、講究音樂美、蘊涵繪畫美。她以女性特有的細膩敏感來捕捉心中的感覺,傾入筆端,因而奠定了詞人在古代詞史乃至整個中國文學史上舉足輕重的地位,被后世奉為“婉約詞宗”(王士禎《花草蒙拾》)。這也許正是其作品盛傳不衰、流風余韻綿延千載的秘密所在。

參考文獻:

[1]唐圭璋.詞話叢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6:88.

[2]趙曉潔.李清照詞的語言藝術(shù)探微[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6(3):102.

[3]徐培均.李清照集箋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5.

李清照詩詞范文第5篇

關(guān)鍵詞:李清照 漂泊時期 詩作

前言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字易安,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留下了七十八篇詩詞文等作品,比起別的大家成百上千首作品,算不上什么大數(shù)目。但她以典雅優(yōu)美、獨特而又多彩的詩、詞、文,在幾乎屬于男人世界的封建文壇上卓然而立,成為唯一一個堪與眾多男性大家媲美的古代女性作家。這七十八首作品足以讓后人永遠記住她的文才。

我們只是渺小的身軀上的雙眼拜讀它們,那究竟是什么讓她的詩詞成就如此高的造詣,她的詞風變換多端。從易安的一生來看,曲折的人生是她的心路歷程也一波三折。而她的人生歷程對其詩作又有何影響,尤其是后半生曲折的歷程對她的影響。

一、漂泊時期詩作分析

如果說,易安的詩體一直如人生前期那般雋秀清麗,或凄婉,敘述相思之苦。那么也不后來如此稱贊了。如王僧保作《論詞絕句》總結(jié)說:“易安才調(diào)美無倫,百代才人拜后塵。比似禪宗參實意,文殊女子定中身。”①

建炎三年,李清照之夫卒于風寒。失去摯愛之人,國家的日漸衰落讓李清照的心境一改從前。愛國之情使她對時事政治的現(xiàn)狀感到憤憤,喪夫之情將她的生活更添凄涼。而正是這樣的經(jīng)歷,使她在詩詞創(chuàng)作上更上一步。對于易安來說,這樣的經(jīng)歷是痛苦不堪的,而對后人來說,從文學的角度,這樣的經(jīng)歷正是造就了更高層次的易安先生?!安煌礁┮暯韼?,直欲壓倒須?!雹谶@是李調(diào)元《雨村詞話》中的句子,是對其的評價。意為李清照雖為女身,而猶勝男子。這般剛毅之情,由此可見。

1130年后的易安先生心境已經(jīng)一改從前,詩風也更加孤冷,凜冽。

趙明誠死后,李清照為文祭之,文曰:“白日正中,嘆龐翁之機捷;堅城自墮,憐杞婦之悲深。”(4)葬畢趙明誠,她又大病一場。

在易安早年幸福的夫妻生活中,大部分的快樂時光來自于與其夫共同發(fā)掘古玩文物,一起慢慢品玩。這些擁有極高價值的古玩,融入那一段溫暖人心的快樂時光。而顛沛流離中,區(qū)區(qū)一介女子,怎能獨自守護這大量的珍寶。心愛之物散失大半,痛苦之情更以見之。

與哀愁凄苦的境遇產(chǎn)生的也有了自古以來寫愁最為出色的之一《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聲聲慢)③

與易安前半期的詩詞不同,這首詞脫去了天真無邪少女之氣,而更侵入內(nèi)心的愁苦,刻骨銘心的痛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這是這一階段的人生歷程,讓她的詞更上了一層次,概括了她在南渡之后飄零凄慘。

在這凄風苦雨的秋日里,乍暖還寒的時候,寒風、歸雁、慘敗的黃花……七組疊字表現(xiàn)其內(nèi)心,極具韻律之美,為詞家所贊美。十四個疊詞,有5個詞均是齒聲字,齒牙敲擊,短促有力,給人冷清之感,極具音律美。而開篇的七7組疊字,層層遞進,在文章首處就讓人體味其悲切慘痛,讓人聲淚俱下。

張端義在《貴耳集》稱贊這首詞道:“此乃公孫大娘舞劍手.本朝非無能詞之士,未曾有一氣下十四疊者。后疊又云‘到黃昏點點滴滴’又使疊字,俱無斧鑿痕。‘怎生得黑’,此黑字不許第二人押。婦人有此奇筆,殆間氣也?!雹?/p>

我們不能親自直接體會到易安先生當時內(nèi)心的愁苦,但900年后的我們又得幸能夠讀到她的詩詞,從字字句句中斟酌其心。這個階段讓她的詩詞更加凝重。

紹興二年(1132年),李清照到達杭州。圖書文物散失殆盡造成的巨大痛苦,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活給予的無情折磨,使李清照陷入傷痛百般走投無路的絕境。孤獨無依之中,再嫁張汝舟。而張汝舟只是覬覦她的珍貴收藏,當婚后發(fā)現(xiàn)李清照家中并無多少財物時,其大失所望,隨即不斷口角,進而謾罵,甚至拳腳相加。隨后,李清照漸漸發(fā)現(xiàn)他野蠻行徑,甚至營私舞弊、虛報舉數(shù)騙取官職的罪行,無法再容忍,后李清照便報官告發(fā)了張汝舟,并要求離婚。

經(jīng)歷了一場再嫁匪人、離異系獄的災難,但是李清照意志并未消沉,詩詞創(chuàng)作的熱情益加高漲了。只有詩詞能夠抒發(fā)她的內(nèi)心,表達她的感悟。她從個人的痛苦中解脫出來把眼光投到對國家大事的關(guān)注上。

紹興三年(1133年)五月,朝廷派同簽書樞密院事韓肖胄和工部尚書胡松年出使金朝。

此時的李清照滿懷激情地作古詩、律詩各一首為二公送行。詩中最后兩句“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土”之句,表達了反侵略、收復失地的強烈愿望,充滿了關(guān)念故國的情懷。

十月,避亂金華,寫成《打馬圖經(jīng)》并《序》,又作《打馬賦》。內(nèi)容的雖多為游戲文字,卻常涉時事。借論博弈之事,引用大量有關(guān)戰(zhàn)馬的典故和歷史上抗惡殺敵的壯志之舉,極大地贊揚了像桓溫、謝安這樣的忠臣良將,暗諷南宋統(tǒng)治者不思抗金、庸碌無為,抒發(fā)了她“壯士暮年”的豪壯心志。

不同的人生歷程給了李清照不同的人生感悟,而她將這一股悲壯之情化為了詩作力量,寫出了千古絕唱。

參考文獻

[1]徐翠華.李清照之女性自我意識[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17(3):75~77.

[2]顧之京.李清照文學史地位再認識[J].河北大學學報,1994(1).

[3]《唐宋詞鑒賞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

[4]徐北文:《李清照全集評注》濟南出版社,1990年12月第一版。

[5]李漢超:《李清照詞賞析》遼寧大學中文系,1982年4月版。

[6]《李清照研究論文集》濟南社科所編,中華書局,1984年5月第1版。

注解

①《北史宋詞》王僧保作《論詞絕句》,、

②李調(diào)元《雨村詞話》,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1日(第1版),第59頁。

相關(guān)期刊更多

農(nóng)機科技推廣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nèi)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

海洋工程裝備與技術(shù)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nèi)

上海交通大學

當代農(nóng)機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nèi)

山西省農(nóng)業(yè)機械發(fā)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