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歐美歌曲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早在17世紀上半葉,被稱為現代教育之父的夸美紐斯提出了普及六年初等教育的思想,創(chuàng)立了班級授課制,圍繞班級授課制的需要又訂立了相應的學期、學年和假期制,為推進普及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
隨著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功,學校有了進一步發(fā)展的勢頭,對教師需求也隨之增加,在這種形勢下,于17世紀末葉師范教育產生,當時主要是一些培養(yǎng)教師的短訓班和一些規(guī)模不大的師范學校。如1684年法國天主教兄弟會開辦的“教師講習所”,1694年德國哥達舉辦的師范學校等等。這些師范學校的出現,標志著對教師質量要求日益提高和教師工作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的到來。
18世紀后半葉,蒸汽機發(fā)明和在各行各業(yè)得到廣泛應用。
這種社會化大生產不僅給教育的飛速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而且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學校教育要迅速擴大教育對象,給未來的勞動者以文化科學知識、機械原理和技能的教育,以便培養(yǎng)出適應機器大生產的新型勞動者。
學校教育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普及教育由必要性變?yōu)楝F實性,進而促使師范教育迅猛發(fā)展。到19世紀,各國都普遍設置了師范學校,由初等師范、中等師范到高等師范,形成了師范教育體系,使普及初等教育有了穩(wěn)定的、高水平的師資來源。
2.發(fā)展時期
19世紀后半葉,工業(yè)生產進入電氣化時代,生產水平提高要求勞動者文化水平也要相應提高。因此,各工業(yè)國不得不延長普及教育的年限,由實施普及初等義務教育向普及中等義務教育轉化。
高等師范教育因此而得到迅速發(fā)展,并且中等師范教育也逐漸向高等師范教育轉變。比如美國,1893年紐約州奧爾巴尼市把師范學校升格為州立師范學院起,到1917年取消中等師范學校,此后中小學師資均由師范學院培養(yǎng)。
德國在19世紀,小學和國民學校的師資一律由師范學校培養(yǎng),由于工業(yè)化生產發(fā)展的需要,要在國民學校高年級開設專業(yè)課,相應要求教師要有大學文化程度。于是,德國于1926年在普魯士邦成立第一批師范學院,并且確立了以高等師范為主、綜合大學教育系為輔的師范教育體系。蘇維埃政權也十分重視師資在國民教育中的作用。
1917年10月革命勝利,第二年即召開全蘇第一次師范教育會議,并頒布《師范學院新章程》,第三年即1919年便創(chuàng)建了全蘇第一批統(tǒng)一的高等師范學校和缺陷兒童特殊教育師范學院。到20世紀30年代,蘇聯即確定了從師范學校到師專、師院和大學教育系這樣完整的師范教育體系。
3.改革提高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工業(yè)社會開始轉入信息社會。信息社會作為知識智力社會,對腦力勞動者的需求量急劇增加,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腦力勞動者就已經占整個就業(yè)人數的40%以上,到70年代,即上升到50.1%。
所以一些工業(yè)發(fā)達國家不僅繼續(xù)延長中等義務教育年限,擴大多種類型的中學后教育,而且把迅速發(fā)展高等教育也提到議事日程;到20世紀70年代,許多發(fā)達國家已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目標,到80年代,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大學毛入學率已超過60%。這種形勢對師資在質量和多樣化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師范教育進行改革和提高。
第一,師范教育向高層次、高水平方向發(fā)展。這一趨勢有以下幾個特點:
對教師要求高學歷水平加實習試用期。比如,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即取消了中師學校,中小學教師一律由師院培養(yǎng),現在各州將在大學里培養(yǎng)中小學師資的年限由四年延長到五年,并規(guī)定綜合大學畢業(yè)生若要選擇教師職業(yè),必須再接受一兩年教育理論和教育能力的訓練。
原西德把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實行的師專招收高中畢業(yè)生培養(yǎng)小學教師的做法,改為現在由大學本科培養(yǎng)小學教師。比利時、西班牙、法國、愛爾蘭、意大利、荷蘭、葡萄牙、英國等對教師除高學歷要求之外,規(guī)定教師候選人被正式任用前,必須有一年的使用期,德國和盧森堡則設立8至24個月的帶薪實習期。
(2)為了保證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西方許多國家實行教師資格證書制度。一方面,這些國家用法律的形式規(guī)定教師的地位和待遇,以便使教師職業(yè)有相當的吸引力,如丹麥、德國、西班牙、希臘、法國、意大利、盧森堡、葡萄牙、日本等國規(guī)定教師屬于國家公務員,其工作穩(wěn)定、待遇高。比如日本,本世紀70—80年代,中小學教師的平均工資超出國家公務員的16%.另一方面,對教師候選人要經過嚴格考核。英、法、德等國還要求在通過國家考試或獲得教師資格證書后,再經過一定時間的試用,實際考查合格者方可任用。據1985年日本調查,全國大學畢業(yè)生報名參加中小學教師任用考試的人數達20萬人,而實際被錄用的人只有3.5萬人,可見進入教師隊伍競爭之激烈。
(3)師范教育由職前教育向終生教育轉變,教師在職進修已從自由選擇教育變成了義務教育,即教師有義務或者說必須接受國家舉辦的在職進修教育以便更新知識,提高業(yè)務工作能力。20世紀70年代英國教育家詹姆斯·波特提出“師資三段培訓法”,其中重要一環(huán)就是在職教師繼續(xù)教育環(huán)節(jié),這一主張在世界上產生重要影響。
美國為了鼓勵教師在職進修,各地均訂有加薪辦法,如任何教師利用暑假、周末或夜間在大學學習有關學科而獲得學分者,根據學分高低加薪,修滿足夠學分獲得更高學位者,則按學位加薪。日本也制訂了嚴格的教師進修制度和教師晉升、資格鑒定的考核制度,即使連續(xù)任教15年的教師,也要接受例行的資格鑒定考核。
11劇種參加小戲調演
為展示安徽省戲曲創(chuàng)作成果,弘揚傳統(tǒng)戲曲藝術,安徽省文化廳于7月10日至13日在安徽省話劇團兒童劇場舉辦了全省小戲、折子戲調演。
本屆調演從全省14個市及省直戲曲表演團體申報的87個劇目中選出37個劇目參加,既有革命歷史題材的京劇《渡江第一船》、廬劇《一扎粉》,也有反映基層干部新風尚的梆劇《劉老實送禮》;既有反映日常生活中人與人和諧相親的《平民夜話》,也有反映城市歷史文化的《魂斷赤闌橋》;既有根據傳統(tǒng)劇目挖掘整理的徽劇《周瑜挑琴》,也有根據經典京劇移植而來的黃梅戲武戲。來自阜陽的稀有劇種嗨子戲也首次在省城戲曲舞臺亮相?!鲫悤悦?/p>
山 東
7月3日,首屆“泉城人口文化節(jié)”專場文藝晚會在山東劇院隆重上演。
本屆“泉城人口文化節(jié)”文藝晚會融歌舞、戲曲、曲藝、雜技等多種藝術形式為一體,精彩紛呈。舞蹈《舞踏云霄》、歌伴舞《中國女孩中國紅》、詩朗誦《生命的渴望》、山東琴書《退指標》、群口快板《國策牢牢記在心》、戲曲聯唱《計生人護國策頭等大功》、歌伴舞《花蕾》和《關愛女孩》以及雜技《轉臺高椅》等節(jié)目,受到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歡迎。最后,晚會在歡快祥和的大舞蹈《節(jié)日之夜圓舞曲》中落下帷幕。
■張彤
天 津
小戲展演如火如荼
由寧河縣文化局承辦的第四屆農民藝術節(jié)農村小戲展演活動,7月6日在寧河縣蘆臺大劇院舉行。
參加本次農村小戲展演的節(jié)目主要以農民群眾自己創(chuàng)作并表演的評劇、河北梆子小戲為主。寧河縣創(chuàng)作的評劇小戲《留住晚霞》、寶坻區(qū)創(chuàng)作的評劇小戲《三萬三》、北辰區(qū)創(chuàng)作的評劇小戲《除夕夜》、漢沽區(qū)創(chuàng)作的評劇小戲《全家福》以及大港區(qū)創(chuàng)作的河北梆子小戲《冬棗飄香》等農村小戲的精彩劇情和演員們的精湛表演博得觀眾的陣陣掌聲和喝彩聲。
■張明河
北 京
音樂廣播改版亮點多
一、破除神秘,激發(fā)創(chuàng)作興趣
提到旋律創(chuàng)作,絕大多數學生都會覺得很神秘,認為專業(yè)性很強,只有作曲家才能完成。作為音樂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破除創(chuàng)作的神秘感,樹立學生的創(chuàng)作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練習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填寫結束音練習:| 7 7 6 | 5 5 4 | 3 2 3 4 | 5 — | 7 7 6 | 5 5 4 | 3 3 2 2 |(
)||。通過指導學生唱譜,學生很快能感覺出結束音為“1—”,這時教師應予以鼓勵,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增強其信心。
二、各個領域滲透,打好創(chuàng)作基礎
音樂本身就是一門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音樂教師應在音樂教學的各個領域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作的基本素質、基本能力,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滲透一些基本的創(chuàng)作方法指導。
1.發(fā)展音樂聽覺。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聽覺體驗是音樂學習的基礎,音樂教學的各個領域,都要圍繞“聽”這個中心來進行。在教學中,讓學生多聽,培養(yǎng)學生聽辨音色、音高、節(jié)奏等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記憶能力,能為學生進行旋律創(chuàng)作積累豐厚的素材,培養(yǎng)基本素質。
2.培養(yǎng)想象能力。音樂是一種非語義的信息,音樂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特征為人們對音樂的理解與表現提供了想象、聯想的空間,也為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礎。所以,音樂教學的各個領域都應重視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盡量不用 “標準答案”去束縛學生的思維、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而應為進行旋律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學生必要的素質。
3.滲透創(chuàng)作方法。要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旋律創(chuàng)作能力,引導學生掌握一些簡單的創(chuàng)作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旋律創(chuàng)作的方法主要有重復(完全重復、變化重復、移位重復)和對比兩類,教師可以結合歌唱、欣賞等教學領域進行滲透。如在教學歐美歌曲《美麗的黃昏》時,我引導學生對樂譜進行比較分析:
| 1 — 2 | 3 — 1 | 4 — 3 | 3 2 1 | 4 — 3 | 3 2 1 |
| 3 — 4 | 5 — 3 | 6 — 5 | 5 4 3 | 6 — 5 | 5 4 3 |
學生很快發(fā)現了這首歌曲旋律發(fā)展的規(guī)律,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了出來,我再加以總結。這樣,既有利于學生根據規(guī)律學習、記憶樂譜,提高了教學效率,又滲透了創(chuàng)作方法的指導。
三、積極組織,展開創(chuàng)作實踐
旋律創(chuàng)作教學應該重視實踐,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創(chuàng)作實踐活動,讓學生感悟音樂的魅力,享受創(chuàng)作的樂趣,并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得以提高。
1.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創(chuàng)作活動。不少音樂作品是作曲家在某種情境的感染下創(chuàng)作出來的,有的甚至是一揮而就、一氣呵成的,如劉天華的《良宵》、馬可的《咱們工人有力量》等。這些音樂作品是在特定情境下靈感的迸發(fā)、情感的宣泄。在旋律創(chuàng)作教學中,教師可以設定主題,圍繞主題收集多方面的素材,通過多媒體展現等方式創(chuàng)設情境,點燃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讓他們投入到積極的創(chuàng)作活動之中。
2.趣味游戲,即興創(chuàng)作旋律。興趣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游戲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眾多學生的參與,利用游戲組織音樂教學能夠大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變被動接受學習為主動參與學習。在音樂創(chuàng)作活動中融入游戲,使創(chuàng)作活動更具即興性,學生能夠靈活自如、自由地表達情感,能夠培養(yǎng)學生敏捷的思維能力和快速反應的能力。如我給定節(jié)奏“X XX XX X”,要求學生運用“do、re、mi、fa、sol、la”這幾個音進行創(chuàng)作接龍游戲,學生們熱情高漲,思維敏捷,出現了諸如“ 1 11 12 3 3 33 34 5 5 56 54 3 3 34 32 1”的創(chuàng)作。
3.利用樂器,輔助創(chuàng)作教學。在創(chuàng)作教學中,可以利用樂器進行音準等方面的輔助??谇佟⒇Q笛等樂器具有音高固定、易學、廉價等優(yōu)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這些樂器進行旋律創(chuàng)作活動,如通過“旋律問答”等形式讓學生在演奏中創(chuàng)作,在創(chuàng)作中演奏。在利用器樂進行創(chuàng)作的活動中,學生便于傾聽并及時完善自己的創(chuàng)作成果,通過演奏樂器讓學生更好地感受、表現和創(chuàng)作音樂。
關鍵詞:音樂鑒賞;創(chuàng)造性教學;學科整合;綜合素質
高中音樂鑒賞的內容可以說是豐富多彩、多種多樣。包含了各類音樂作品(歌曲、歌劇、戲曲、舞曲等),各個中外歷史時期(中國古代、中國近現代和西洋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民族樂派等)的音樂作品,那怎樣讓高中學生對所欣賞的音樂有更深的了解,難道僅僅是大量的欣賞就能做到的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這就需要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擯棄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模式,運用創(chuàng)造性教學方法,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從而更好地服務于音樂教學。在當今音樂新課改的浪潮中,創(chuàng)造性教學顯得更加重要。那么,如何在音樂鑒賞課堂中運用創(chuàng)造性教學呢?我覺得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應時刻關注國家、社會的發(fā)展及周邊生活的變化,引導“90后”高中生將自身個性化的東西通過語言藝術或非語言藝術表現出來。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時代、新潮流、新因素的不斷涌現,特別是近幾年,流行音樂充斥著電視、電影屏幕,專輯唱片屢見不鮮,音樂排行榜、歌友會對追求新鮮事物和對未來充滿幻想的高中生來說并不陌生,像周杰倫、孫燕姿、阿杜等歌手更是耳熟能詳,同時在對我校高一學生的調查中也不難發(fā)現,85%的高中生喜歡流行音樂勝過其他類型的音樂,特別是對民族音樂、古典音樂則不太感興趣,甚至忽視它們存在的意義。
針對這一現象,在教學中我特意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設計了《流行音樂中的民族元素》一課,讓學生知道我國的民族音樂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和民族藝術的精華,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意志、力量、智慧和追求,與他們所喜愛的流行音樂是有著相互依存關系的,也是流行歌曲用之不竭的源泉,流行歌曲只有扎根在民族音樂的土壤里才能獲得更為頑強的生命力,并具體從流行音樂中民歌元素的運用、戲曲元素的運用、民族器樂元素的運用、古詩詞的運用四個方面與學生進行交流,在這種輕松的氛圍中,使學生能夠正確對待生活中的流行音樂,擴大欣賞音樂的范圍,在欣賞流行音樂的同時也關注中國傳統(tǒng)的民族民間音樂。
二、音樂鑒賞與其他學科的結合
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學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其他學科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音樂鑒賞教學中,音樂作品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就猶如繁花與綠葉的關系。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注意把音樂與有關的學科綜合起來,對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素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音樂與中國古詩詞的結合
音樂與詩詞的結合是我們民族最古老的綜合藝術形式之一,“以樂從詩,以詩從樂”。正如古人所說,“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最早的《詩經》,其中的《國風》原本就是各地的民歌,其中的《頌》就是祭祀的樂歌。在我們的日常音樂教學中,如:在鑒賞《陽關三疊》時,我設計了以樂從詩(學生欣賞古典詩詞的歌曲片斷),以詩從樂(學生在朗誦詩詞的基礎上,為不同的音樂選配適當的詩詞),詩樂交融(聽賞合唱曲《陽關三疊》,同時欣賞宋詞歌曲《月滿西樓》,奧地利作曲家的唐詩交響曲《大地之歌》,拓寬學生的視野),創(chuàng)作與實踐活動(學生用不同的音樂表現形式,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詩詞的意境和情感)幾個模塊,讓學生感受和體驗中國古代詩詞音樂的魅力。
再如:我在講“漢族民歌”中的陜北民歌“信天游”時,有不少同學對“信天游”這種形式的理解也只是留于表面。在實際教學中,我先讓同學們欣賞了信天游《趕牲靈》,讓學生對信天游的“高亢、質樸、流暢”有初步的感受,然后舉了初中課本賀敬之《回延安》這首詩的例子,告訴同學們這就是用“信天游”形式寫成的詩歌。這樣,同學們在朗誦這首詩的同時也掌握了信天游這種民歌。
可以說,詩詞是音樂的核心,音樂則是詩詞的靈魂。他們的結合折射出中華民族燦爛的歷史畫卷,透射出中華民族特有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
2.音樂與歷史、地理學科的結合
不同的歷史時期,會產生不同的音樂,如:中國古代音樂、中國近代音樂、中國現代音樂等。每一個歷史時期,它所表現的音樂風格也有著天壤之別。如:在聽賞《黃河》時,我就給學生講了當時的歷史背景,清朝末年民國初年,中國人民迫切要求“富國強兵”抵御列強欺凌,一大批學堂樂歌孕育而生。沈心工、李叔同等啟蒙音樂家以舊曲填新詞,用中國民歌或歐美歌曲的曲調填進創(chuàng)作的新詞,對年輕的學生灌輸民主、民族主義和富國強兵的思想。這樣讓學生了解當時社會環(huán)境的同時,再演唱《黃河》,使學生對這首作品中的“誓不戰(zhàn)勝終不還”的豪言壯語有了更深入的體會。
我在講“中國民歌”時,講了各地民歌的不同特點,也結合各地的地理特點來講,比如:南方地區(qū)氣候溫和,土地肥沃,自然景觀秀麗,音樂風格便也委婉秀麗;西北地區(qū)石山崢嶸,藍天下一望無垠的黃色土地,氣候寒冷,所以民歌的音調也高亢、嘹亮,質樸中帶著嚴峻和深沉。
在音樂教學中,綜合歷史、地理、文學、美術等學科知識,會使我們的課更生動,會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寫“感受”,讓學生對音樂及其作品有更深的理解
音樂欣賞所達到的最高境界就是情感的欣賞上升到理性的欣賞。通過一段時間的音樂欣賞,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性認識,這時便可以布置學生寫音樂隨筆,即欣賞者將音樂作品的精神內涵及作品所賦予的情感體驗、精神收獲和自己的觀點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教師可引導學生圍繞其中的一個側面或一個點寫出自己的感悟,使學生的“音樂感受”言之有物、短小精悍,有自己的獨特見解。經過多次的磨煉,學生的欣賞水平會不斷地提高。有學生在“音樂感受”中這樣寫道:在生活中人們難免會有失落感,人們的心也常常感到疲憊,于是尋找精神和心靈的撫慰便成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音樂恰恰就具有這種力量。音樂能純潔人的心靈,升華人的靈魂。在舒緩的音樂中,我們學會了成熟;在清新明快的樂曲中,我們懂得了進??;在奔放的樂章中,我們擁有了激情。
愛妮――愛你,因為發(fā)音相似,愛妮島就這么漫上一層化不開的濃情蜜意。也有人說,愛妮島是度假的首選。被冠上度假島的地方很多,但愛妮島能夠獲得青睞,絕不是因為名字取得好,而是一群有創(chuàng)意的服務人員,只要你提出請求,他們可以單單只為一對情人駕著船出海,船上載著小餐桌、桌布、花瓶,到無人島的沙灘上布置一頓浪漫的早餐;也可以載全家人到一個絕對原始的地方,就在椰子樹的遮蔭下,享受一頓野宴;還可以帶一幫朋友,到洞穴探險、船釣、浮潛、劃獨木舟、看日落……
愛妮島全區(qū)45個島嶼中,僅有兩個度假村,分別在Miniloc與Lagen兩座島上。雖然風格迥異,卻各有千秋。Miniloc的度假村作為愛妮島的第一座度假村,距今已有30年的歷史。這里處處洋溢著原生態(tài)的自然之感、干椰子葉鋪成屋頂,剖開翠竹編為墻面,連床、衣柜等家具都是竹子所編。屋舍全都面海,感覺就像海子的詩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有臨海的water cottages和依山而建的cliffcottages兩種。在water cottages中,建于水上的屋舍都是蜜月小屋、空間雖然狹小,但坐在房內就可以欣賞到藍天大海,海浪似乎就在你眼前翻滾。
Lagen的度假村,也有向外擴展建于海上的水上小屋,但內部比Miniloc寬敞,看上去也高檔一些。圍繞著游泳池修建了被綠色環(huán)抱的森林客房,一切的設施都營造出精致的度假環(huán)境。躺在陽臺上的躺椅里,對著大海發(fā)呆,時間早已被拋到了千里之外。
蔚藍深處的絢爛夢鏡
午飯后,我們踏上了一艘帆船,向海灘的另一側駛去。30分鐘后,導游告訴我們,下面就是這一帶最漂亮的珊瑚礁。戴上潛望鏡,我立刻和同伴潛下水底。原來水下風光是如此美麗!初見時,簡直以為是夢境:大塊大塊的礁石,大朵大朵的??推渌恢纳铮衿娈惖幕ǘ?,像叢生的木耳,像外星生物,五彩繽紛。一路游去,猶如一次水底探險,四周風光變幻,成群五彩的熱帶魚在身邊穿梭,大到像面斑斕的扇子,小到像一根根碧藍的小針,無奇不有。黑色的海膽,藍紫的海星緊緊吸附在巖石上面。隨著透過海面的陽光不斷變化、植物、巖石、魚兒的顏色都會一再變化,美得如夢似幻。水色幾乎透明,所有景物都是纖毫畢現,可以看到任何細小的紋理;將手伸去,小魚完全不害怕,輕輕游過來,在手中打個圈兒,又自由自在地游走了。據說,運氣好的時候,還能看到小魔鬼魚。
剛浮上水面準備換氣時,忽然聽不遠處有人大喊一聲:“天哪,什么東西咬了我!”然后他以百米沖刺的速度游到船邊,迅速跳上了船。我們開始還以為他在開玩笑,不以為然,繼續(xù)向深海方向游去。忽然我感到兩邊手臂有刺痛的感覺,開始時很輕微,但逐漸越來越麻,于是我也不敢大意,趕緊向船只的方向游去。上了船,才發(fā)現胳膊和手上都是一片片紅色,過不多久,腫起了一大片。一會兒,船夫走過來,手掌中是一個微小透明的生物體,他告訴我們,是這里的水母咬了我們。這是它送給我們的見面禮嗎?
愛妮島雖稱作“島”,但不是單指―個島嶼,而是泛指一整個區(qū)域,其原名為“ELNIDO”,由西班牙人在1954年命名?!癗IDO”為鳥巢之意,因大批燕子在此筑巢而得名。
在船上簡單地吃過午飯,我們的船駛入了另一個珊瑚礁區(qū)域,船夫告訴我們,這片水域絕對沒有水母。不過船上的人這回沒有一個人再敢下水了。刺癢的感覺一直持續(xù)了好幾個小時不退,看來欣賞美麗珊瑚礁也需要付出代價啊!
晚上,我們躺在海灘附近的木椅上,滿天的星星忽明忽暗,調皮地眨著眼睛,服務員小姐送來一杯這里特產的鮮榨芒果汁,耳邊傳來的則是當地的菲律賓歌手翻唱的歐美歌曲。菲律賓歌手在世界上都是有名的,有一句俗語,“菲律賓人不會說話,但歌唱得好;菲律賓人不會走路,但舞跳得好?!蓖楦嬖V我,這里的當地人生活節(jié)奏比較慢。而到這里的游客陶醉在美景佳肴中,也會變得很“懶”,變得更會享受生活。伴著歌聲、海浪聲和周圍熱帶水果的香味,我逐漸進入了夢鄉(xiāng)。被大海的波浪聲叫醒時,我一看表,已經是凌晨兩點了,站在海灘邊深呼吸。那一刻,我想我是愛上了這種感覺,真想從此生活在這里,浪漫一生……
密林深處的單純古樸
第二天下午,留連在形形的海灘店鋪中,我一邊挑選工藝品,一邊捕捉當地人最自然的一面。達戈特,一家工藝品店的老板,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估計任誰看了他那陽光般的笑容都會無法抗拒。他的一身皮膚由于長期在戶外活動呈現出健康的小麥色,一縷縷的長發(fā)上還別著飾物,鼻子和嘴唇上都打過孔,身上有用漢納枝液(在皮膚上呈現藍色,一周后會褪色)畫上的圖騰,手腕上則是貝殼做成的飾品。舉起照相機,一陣狂照,希望將這縷燦爛的微笑記下,帶回中國。照完后有點覺得過意不去,于是我付給他100比索,讓他在我的手腕上畫了一個代表吉祥的圖案。
小島上沒有汽車,大家的交通工具是三輪車,這里的潛水俱樂部眾多,于是政府規(guī)定每個月潛水俱樂部的成員都要到海底義務收集垃圾,以保護這里的自然資源不會受到破壞。這里純粹、自然的環(huán)境,讓我們徹底地忘記了城市的喧囂,孩童般地自由嬉戲,放聲歡笑。
據說這個島的深處藏著當地的土人,也叫小黑人。在我們的央求下,當地的導游帶我們走進了密林深處。坐著三輪車七繞八繞,終于接近了小黑人的社區(qū)。遠遠的,就看到幾個男孩在那里打籃球。這里的人皮膚黝黑,身材不高,頭發(fā)則是黑色或深褐色,卷曲地貼在頭上。這時,一位一臉戒備的婦女向我們走過來,導游用當地的菲律賓語言“達加魯”后(相當于中文的“你好”),她的臉色才緩和下來。原來,這里的人們都很害羞,而且絕大多數人不懂英語,因此拍照要利落點。我把包里的所有巧克力和糖果都拿出來分給了這里的孩子,原本怯生生的他們,一下子都露出了友善的笑容。
El Nido愛妮島資訊
Miniloc與Lagen的房價都是以人頭計算、含三餐及浮潛、獨木舟及到各島的接駁船等水上活動,Miniloc單人游190美元起價,兩人或3人則165美元起價Lagen單人游215美元起價、兩人或3人190美元起價,依住宿房型不同有不同收費。
由lsland Transvoyager公司經營的馬尼拉一愛妮島航線、一天只有往返兩次班次,由馬尼拉出發(fā),上下午各一班,分別為7時30分及15時,回程則為9時30分及17時。
當地特產:木雕、貝殼手工藝品。刺繡服裝和馬尼拉麻制成的各種手提包,地毯等也很有特色。水果干是當地特色,主要有木瓜干、芒果干、鳳梨干等。
旅游指南
簽證:簽證費用為250元、提交護照照片、有效護照、單位證明信。填好的申請簽證表格,一般簽證會在一周內簽發(fā)。詳情請咨詢菲律賓使館簽證處,電話:65321872。
交通:菲律賓航空公司每天有一班航班往返于上海、香港、廈門和馬尼拉。航班查詢網站http://www
貨幣:當地的貨幣為比索,1人民幣約兌換6.2比索。在馬尼拉國際機場,旅客可憑護照兌換,離境時,可將剩余的比索兌換回來。
天氣:6月至10月是最佳旅游季節(jié),氣溫在28℃左右,但是雨水較多,注意帶好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