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微視頻輔助對初中體育教學效果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探討運用微視頻輔助教學對初中體育教學效果的影響研究,通過8周教學實驗,將微視頻輔助教學(實驗組)與傳統(tǒng)教學(對照組)教學效果進行實驗研究,對比差異分析、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可行性,并用SPSS26.0統(tǒng)計分析得出以下結論:1)微視頻輔助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均能提高學生籃球上籃成績,但實驗后比較發(fā)現運用微視頻輔助教學的技評和考核成績均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且具有一定可行性;2)實驗后初中生體育學習興趣水平上實驗組要優(yōu)于對照組。在體育學習積極興趣與運動參與程度上,實驗組高于對照組;3)合理運用微視頻輔助教學的優(yōu)勢及實際教學中注意事項,對“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均提出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微視頻輔助教學;初中體育;教學效果;籃球
1前言
探索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領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傳統(tǒng)體育教學以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練習等,已經很難滿足目前課堂的
需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通過將微視頻輔助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進行初中籃球上籃實驗研究,分析成績差異,探討微視頻輔助教學對初中籃球上籃教學的可行性,并分析比較及教學過程存在的問題。對相關文獻研究發(fā)現,微視頻輔助教學在初中籃球教學中的應用并不多,對微視頻輔助教學的相關理論和實踐進行研究中實踐檢驗,并收集教學實驗數據,為后續(xù)微視頻輔助教學的研究提供一定數據參考。本研究結合前人相關研究和概念界定,以本文中討論的微視頻輔助教學是依據籃球運動技術的特點制作而成的,通過手機希沃授課助手互聯來輔助傳統(tǒng)教學呈現時間以(1min~10min)、內容精簡、適合教學展示。豐富教與學的內容,提高技術動作、培養(yǎng)主動學習能力等,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以我校(上海市初中體育多樣化試點學校)八年級(2、3)班為實驗班(男生合班),八(6、7)班為對照班(男生合班),各抽取3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通過對中國知網、松江教師資源庫、上海微校空中課堂等進行檢索和收集有關籃球和微視頻輔助教學的資料,并歸納整理。學校體育XUEXIAOTIYU2.2.2問卷調查法。初中生體育學習興趣水平量表。2.2.3數理統(tǒng)計法。采用SPSS26.0對相關數據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單因素方差、獨立樣本T檢驗與相關分析等。2.2.4教學實驗法。2.2.4.1實驗時間。2020年9月14日-2020年11月13日,共計8周,每周每班籃球教學2學時,每學時40分鐘。2.2.4.2實驗地點。本校室內籃球館2.2.4.3實驗假設?;谇捌趯ο嚓P資料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假設:1)在籃球上籃中技評與達標成績上,運用實驗組要優(yōu)于對照組。2)在初中生體育運動興趣水平上,運用實驗組要優(yōu)于對照組。2.2.4.4實驗前分組及控制因素。2.2.4.4.1通過對兩個組研究對象各選取30人,實驗前測試。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的基本運球技術、傳接球技術、行進間高手投籃技術測試,且均按上學年學生國家體質健康測試等第合理劃分,兩組無顯著差異后,再進行授課教學。2.2.4.4.2為保障本次教學實驗研究的科學、合理與嚴謹性,嚴格控制實驗變量。實驗組與對照組均由同一教師擔任,教學進度、教學內容、場地器材等其他教學條件均相同。2.2.4.5教學內容的選擇。結合上海市初中《體育與健身》教學大綱要求及微視頻輔助教學的特點選擇籃球技術中行進間低手投籃、半場區(qū)域內行進間運球投籃作為本次實驗的教學內容。2.2.4.6傳統(tǒng)教學和微視頻輔助教學的教學流程。傳統(tǒng)教學:課前備課———課中講解示范———模仿練習———巡視指導———分組練習———總結與評價微視頻輔助教學:課前備課———課中講解示范———微視頻教學介入———模仿練習———巡視指導并拍攝練習視頻并分析———分組練習———總結與評價課前準備,教師在網上、教師資源庫與上海微校空中課堂收集并整理本課所要學習技術動作視頻、實戰(zhàn)運用與相關視頻資源等。課中講解示范,教師根據課堂的教學目標、內容與重難點、學練活動等,并結合微視頻輔助教學的功能特點,呈現直觀教學視頻中的技術動作,構建動作表象,并在學練中及時指導與糾正。在巡視指導時拍攝學練視頻,拍攝完成后在集體或小組內相互進行討論、分析、思考,然后進行改正練習。2.2.4.7測試方法。測試項目:半場區(qū)域內行進間投籃測試要求:具體參考初中《體育與健身》教學參考資料。評定標準:由計時(70%)與技能(30%)兩部分組成,最后2個班考核內容一致,實行教考分離,考核由2名本校教師擔任,成績標準參照初中《體育與健身》參考資料。
3結果與分析
3.1微視頻輔助教學在籃球教學考核成績差異分析
3.1.1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籃球教學考核技評和成績統(tǒng)計分析。表2中,按照上海市初中《體育與健身》考試成績評定為優(yōu)秀(85-100)、良好(75-84)、合格(60-74)、須努力(59以下)。探討不同組別學生籃球教學考核技評統(tǒng)計分析,橫向比較分析,實驗組10分有2人(6.67%)、20分有15人(50.00%)、30分13人(43.33%),對照組10分有8人(26.67%)、20分20人(50.00%)、30分7人(23.33%),20分、30分數段累計百分比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技評總體上實驗組要優(yōu)于對照組。不同組別學生籃球教學考核成績統(tǒng)計分析,實驗組中須努力(6.67%)、合格(26.67%)、良好(36.66%)、優(yōu)秀(30.00%),對照組中須努力(10.00%)、合格(46.67%)、良好(33.33%)、優(yōu)秀(10.00%),籃球考核成績得優(yōu)良率上實驗組66.67%高于對照組43.33%。且從表3中,籃球考核技評和成績相關性的數據出來,采用Spearman相關性分析,相關系數絕對值越大(越接近1),兩個變量間相關性越大??芍碇校嚓P系數為0.756,具有顯著性正相關,且雙側P<0.01。所以,籃球技術教學學習效果具有一定影響作用,技評對考核成績很重要。分析上表數據,明顯實驗班的技評、考核成績優(yōu)良率相對好一些,表2在技評上得20分、30分數段所占比例人數也更高一點。同時,表3“半場區(qū)域內行進間投籃”測試中技評和考核成績呈正相關關系,技術動作提升后,有效促進考核成績提高等。微視頻輔助教學與傳統(tǒng)方式教學,均能提高學生籃球上籃成績,但通過實驗比較發(fā)現運用微視頻輔助教學的技評和考核成績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更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3.1.2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籃球教學考核技評和成績差異。分析表4,探討不同組別在籃球考核技評和成績差異分析,采用均值比較與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各個維度T值為:2.317、2.096。籃球考核技評上:實驗組(2.36)高于對照組(1.96),且(P<0.05)存在顯著性差異。在籃球考核成績上,實驗組(2.90)高于對照組(2.43),且(P<0.05)具有顯著性差異。分析上表,在籃球考核技評與成績上,實驗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實驗組利用微視頻輔助教學解決行進間低手上籃關鍵技術,如“投籃前持球手伸腕控球,最后出手柔和用力”、“低手上籃中第二步步幅過大,限制了起跳”、“擺動腿擺動不積極”、“沒有掌握伸臂撥指動作”、“球出手過早或過晚”等問題解決,以靈活直觀生動、全方位地展現給學生,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并且結合教師制作的Gif動圖反復循環(huán)播放,學生在分組學練中也可以清晰看到正確的動作,根據不同學練水平分組分層教學引導輔助等,如“一組基礎型學練,二組提高型學練、三組實戰(zhàn)型學練”;同時,采用即時屏幕鏡像拍攝觀看,并討論、比較、思考、分析等使學生建立一個正確的動作概念,避免了常見錯誤動作技術的形成。
3.2微視頻輔助教學在學生體育學習興趣水平差異分析
3.2.1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體育學習興趣水平差異分析。注:*:p<0.05,**:p<0.01表5,初中體育學習興趣總體及各個維度的在不同組別上差異分析。各個維度T值為:1.144、2.381、2.568、0.981、0.958、1.790、2.255。初中體育學習興趣水平總體上:實驗組(182.40)高于對照組(172.70),且(P<0.05)存在顯著性差異。在體育學習積極興趣上,實驗組(35.46)高于對照組(33.00),且(P<0.05)具有顯著性差異。在運動參與程度上,實驗組(29.53)高于對照組(26.20),且(P<0.05)具有顯著性差異。由以上數據可知,實驗后初中生體育學習興趣水平上實驗組要優(yōu)于對照組。在體育學習積極興趣、運動參與程度上實驗組高于對照組,且(P<0.05)具有顯著性差異。
3.3微視頻輔助教學中的優(yōu)勢與實際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3.3.1微視頻輔助教學中的優(yōu)勢。3.3.1.1克服了教師自身缺陷。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受年齡、性別、愛好、專項對課堂教學的影響,教學中有許多技術動作不僅結構復雜,而且需要在連續(xù)完成復雜的動作,傳統(tǒng)教學既費時,也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而運用現代化教育信息科技技術,可以使教師在示范中無法完成難度較大、較復雜、難以回避的技術動作,從而減輕教師自身的負擔。3.3.1.2解決教學突破重、難點,建立清晰的動作表象,提高教學效率在日常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有些技術動作很難用語言來描述清楚,其他教學方法效果也一般。而微視頻輔助教學讓學生通過視覺的觀看、動作的模仿、反復的觀察、分析正誤來理解動作要點,達到快速記憶和學習,利于動作的快速定型,建立清晰的動作表象,剖析并解決教學重、難點,化難為易。合理運用微視頻輔助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率。3.3.1.3激發(fā)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從實踐教學中發(fā)現,傳統(tǒng)教學比較單一,以講解示范形式授課,缺乏動感難以吸引學生的眼球,久之易讓學生產生心理煩惱及疲勞感。運用微視頻輔助教學進行初中體育教學,使教與學的內容更加豐富,形成與教材密切相關的情景,動靜結合,利于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主動學習興趣等,提高初中體育學習興趣水平。3.3.2微視頻輔助教學在實際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微視頻輔助教學在實際運用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教學中教師使用微視頻輔助教學投屏使用方法(如需在共同局域網內,通過希沃授課助手進行手機互聯,連接過程中出現安卓系統(tǒng)無法打開電腦音效,而蘋果系統(tǒng)支持音效,且效果更加);網上優(yōu)秀教學微視頻資源缺乏、過時與不開放等,各個學校教育現代信息化教學資源設備場地局限等。在實施微視頻輔助教學之前,首先要對現代化教育信息理論進行深入學習研究,然后結合體育學科項目特點、學校場地設施等;教師需要課前充分備課,課中學練與微視頻輔助教學時間上合理分配,做到精講多練,以40分鐘的課為例,一節(jié)課運用多長基礎教育信息化輔助實踐最佳,值得我們后續(xù)繼續(xù)探討。體育教學在基礎教育信息化中運用合理恰當,對“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教師要保持學習能力,對體育前沿知識不斷地了解和學習,才能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的體育教學。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4.1.1實驗后運用微視頻輔助教學在籃球技評與考核成績上,實驗組均值與優(yōu)良率上好于對照組。4.1.2實驗后初中生體育學習興趣水平上微視頻輔助教學要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在體育學習積極興趣、運動參與程度維度上上,實驗組高于對照組。4.1.3合理運用微視頻輔助教學的優(yōu)勢、特點及實際教學中注意事項,對“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2建議
4.2.1體育教學中教育信息技術是一種教學手段,并不能完全取代整個過程,吸收微視頻輔助教學中優(yōu)勢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精華,應更加合理地運用微視頻輔助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相結合,各展其長,互為補充,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4.2.2教師:體育教學在基礎教育信息化中運用合理恰當,對“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教師要堅持學習,不斷學習豐富體育前沿知識,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體育教學。
作者:孫全多 李小杰 王燕 姚旭 單位: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附屬松江實驗學校花園分校 上海市松江區(qū)新浜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