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語音教學論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yōu)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各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初中,縣直各學校: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教基〔2*〕2號)和《關于加強和改進小學英語教學工作的通知》(*市教基字〔20*〕77號)精神,加快我縣小學英語教學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有效實現(xiàn)與初中英語教學的銜接,現(xiàn)就加強和改進我縣小學英語教學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確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及重要地位
1.小學英語的教學目標。小學英語教學要通過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基本聽、說、讀、寫訓練,使學生打好基本的語音、語調基礎,掌握一定的詞匯和最基本的語法知識,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日常會話能力以及拼讀、拼寫能力。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喜歡學習英語和使用英語,為他們升入中學繼續(xù)學習英語奠定初步基礎。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2.小學英語教學地位。《英語課程標準》將我國基礎教育英語課程目標按能力水平設為九個級別。《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從小學三年級起開設英語課程,三、四年級完成一級目標,五、六年級完成二級目標,七年級(初一)的教材都以三級目標為起點編寫。因此小學英語教學地位十分重要,它關系到新課標的順利實施及中小學教學的順利銜接等現(xiàn)實問題,小學英語教學的水平與質量將對整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
小學英語開課年級及課時要求。小學英語課程開設的起始年級為三年級。為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小學開設英語課程,三、四年級每周三節(jié)課(40分鐘),五、六年級每周四節(jié)課(40分鐘)。各校還要根據(jù)本校的實際情況,每周至少還要安排一節(jié)英語活動課。
1987年8月14日,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正式成立。學會的成立促進了漢語作為外語教學和研究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了世界漢語教學與研究的發(fā)展。本文以第一屆至第四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所收論文為依托,從重大的進展、明顯的不足、樂觀的前景三個方面進行討論。
一、重大的進展
1.理論建樹初具規(guī)模。對外漢語教學是一門科學??茖W賴以存在的基礎,是因為它建立在樸素的客觀規(guī)律之上。對外漢語教學盡管頭緒紛繁,卻是有規(guī)律可循,從理論上探索這些規(guī)律,把幾十年來國內外漢語教學的經(jīng)驗加以總結,從中歸納出若干規(guī)律,形成自己的理論框架,是對外漢語教學學科成熟的標志。已故的熙先生說:“現(xiàn)在世界上有各種理論,漢語有其特殊性,我們應該提出自己的一種理論來,我認為是完全有可能做到這一點的?!保ㄎ?,1989)現(xiàn)在,“對外漢語教學已經(jīng)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由基礎理論和應用理論兩部分組成;基礎理論包括語言理論、語言學習理論、跨文化交際理論和一般教育理論等;應用理論是指教學理論和教學法(教學法的部分內容具有理論性質,因此不妨把它也歸入理論范疇)。”(《紀要》,1995)至于對外漢語教學的學科理論,則是一種綜合的、跨學科的理論,它是建立在綜合應用語言研究、語言學習研究,語言教學研究和跨文化交際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之上的。圍繞著理論的思考,有一批出色的論文,其中呂必松、胡明揚是其代表。然而,框架雖然搭起,研究卻還不能說十分深入。真正稱得上對外漢語教學理論研究的文章,為數(shù)并不多。當然,我們不需要所有的人都去從事理論研究,但我們必須有我們自己的理論研究者。如果說,一個理論研究十分薄弱的學科,猶如建立在沙灘上的大廈,決不為過。我們期待著更多的對外漢語教學理論研究文章面世。
2.研究對象更加明確。具有獨特的研究對象,是一門學科賴以建立的前提。對特殊對象的深入研究,是一門學科朝著精密科學發(fā)展的必然途徑。對外漢語教學的特殊研究對象,熙在1989年認為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漢語研究,這是對外漢語教學的基礎,是后備力量,離開漢語研究,對外漢語教學就沒法前進;另一方面是對外漢語教學本身的研究,而這決不僅是教學經(jīng)驗的問題。四年之后,盛炎、沙礫認為,對外漢語教學“有明確的研究對象,這就是對外漢語教學的內容、途徑和方法”。(盛炎、沙礫,1993)到了1995年,我們對特殊的研究對象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這就是,作為第二語言或外語的漢語的學習和教學,即研究外國人學習和習得漢語的規(guī)律和相應的教學規(guī)律。研究的內容則是作為第二語言或外語的漢語學習和教學的全過程。從“學”的角度,要研究學習者是如何學會并掌握漢語的;從“教”的角度要研究總體設計、教材編寫、課堂教學和語言測試等全部教學活動,其研究目的是為了揭示作為第二語言或外語的漢語學習和教學的內在規(guī)律,以便指導教學實踐。(《紀要》,1995)只有研究對象明確,才能產(chǎn)生具有指導意義的具體的研究成果。我們根據(jù)研究對象,可以分別開展學科理論研究、漢語本體研究和方法論研究。
3.研究方法已具有自身的特點。既然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的對象是漢語的學習和教學問題,那首先要把“學什么”和“教什么”研究清楚。所以,第一位是漢語本體研究,但在研究方法上、側重點上不同于一般的漢語研究。
在漢語本體研究方法上突出的特點是運用比較語言學的方法,進行漢外語的比較,從而找出學習的難點,“所謂難點,就是中國人看來容易,外國人學起來困難的地方。在語音、語法、詞匯三方面,漢語都有自己的民族特點,這些特點往往就是難點?!保ㄍ趿?,1985)研究語法結構,研究語音規(guī)律,對本國人來說,一般規(guī)律也就夠了,但對于外國人來說,只掌握一般規(guī)律是學不會漢語的,常常一用就錯,這種錯誤往往啟發(fā)研究者去注意中國人自己不容易想到的問題,于是促使我們在研究方法上更注重“習慣用法”和“例外現(xiàn)象”的研究。這種從教學中發(fā)掘的研究課題,具有對外漢語教學本體研究的獨特視角。其研究,不僅推動了對外漢語教學本身,也對現(xiàn)代漢語研究起了促進作用。在漢語研究方面的代表人物有:李英哲、柯彼德、陸儉明、鄧守信、王還、劉月華、趙淑華、佟秉正、輿水優(yōu)等。
*縣洼子店中學是一所農村初級中學。20*年之前,在校學生300余人,教職工30人。學校占地1萬余平方米,校舍全是低矮的平房,教學環(huán)境較差,教學設備落后。20*年暑假開始,在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學校多方籌措資金,投入近900萬元,積極改善了辦學條件?;I建了3600平方米的教學樓,2800平方米宿舍樓,800平方米餐廳及其它附屬設施。目前,學校占地2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9366平方米,教學班24個,在校生1369人,教職工99人,其中專任教師71人。學校以“敦品勵學,全面發(fā)展”為辦學理念,堅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興校、質量強?!钡霓k學宗旨,并把建設“數(shù)字化校園”、“溫馨校園”、“綠色校園”、“名師校園”、“優(yōu)質校園”作為辦學目標,各項工作上檔升級。近三年來,連續(xù)被教體局評為“實績突出單位”、“中考成績優(yōu)秀單位”、“藝術教育先進單位”,被縣委、縣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綠色環(huán)保學?!?、“十佳和諧校園”,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綠色創(chuàng)建先進單位”、“交通安全教育先進單位”、“文保系統(tǒng)先進單位”、“平安校園先進單位”,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綠色學?!?。由于各項工作較為突出,我校先后為省、市、縣義務教育均衡現(xiàn)場會提供了參觀場所,受到與會領導一致好評。
在各項工作取得較好成績的同時,我校非常重視信息技術教育的發(fā)展,認為信息技術教育作為當代教育的一個“制高點”,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搶占這個“制高點”,可以促進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更新,帶動學校教育各方面的發(fā)展;可以促進教育制度、教學內容、教材形式、教學策略以及教學模式、教學理論等方面的深入改革;可以促進信息技術教育與學科教學的有機整合,促進教師素質的提升。所以,在資金非常緊張的情況下,學校千方百計籌措資金,投入127余萬元,購置了較為先進的信息技術設備,為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創(chuàng)造了前提條件。由于全校干部教師形成廣泛共識,教師、學生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積極性高、主動性強,取得了較好的成績。20*年,我校通過“承德市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彬炇?,20*年通過“河北省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彬炇?。近三年來,在省、市電教館領導的關懷指導下,我校積極推廣與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不斷加強現(xiàn)代教育技術軟、硬件建設,廣泛開展師資培訓和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課題研究,承辦市、縣級各類教學研究活動,使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與研究在我校由普及、應用階段上升到了探索與創(chuàng)新階段,起到了示范和輻射作用。下面我們將從組織機構、設施建設、師資培訓、資源管理、教學研究、應用引領等幾個方面向各位領導匯報。
一、優(yōu)化組織機構建設,促進現(xiàn)代教育技術管理工作科學化
1、建立組織機構,完善工作機制
科學的組織管理工作是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施的前提。我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主管信息技術領導、信息技術教師、各學科骨干教師及教研組長為成員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F(xiàn)代教育技術工作的決策、組織協(xié)調及經(jīng)費保障等工作。學校信息技術部門全面負責學?,F(xiàn)代教育技術所有工作。學校教導處負責現(xiàn)代教育技術課題研究工作。各級組織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形成了:“主管領導——教導處——現(xiàn)代教育技術工作小組——全體教師”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管理網(wǎng)絡。
2、健全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管理程序
平泉縣洼子店中學是一所農村初級中學。20*年之前,在校學生300余人,教職工30人。學校占地1萬余平方米,校舍全是低矮的平房,教學環(huán)境較差,教學設備落后。20*年暑假開始,在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學校多方籌措資金,投入近900萬元,積極改善了辦學條件?;I建了3600平方米的教學樓,2800平方米宿舍樓,800平方米餐廳及其它附屬設施。目前,學校占地2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9366平方米,教學班24個,在校生1369人,教職工99人,其中專任教師71人。學校以“敦品勵學,全面發(fā)展”為辦學理念,堅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興校、質量強?!钡霓k學宗旨,并把建設“數(shù)字化校園”、“溫馨校園”、“綠色校園”、“名師校園”、“優(yōu)質校園”作為辦學目標,各項工作上檔升級。近三年來,連續(xù)被教體局評為“實績突出單位”、“中考成績優(yōu)秀單位”、“藝術教育先進單位”,被縣委、縣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綠色環(huán)保學校”、“十佳和諧校園”,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綠色創(chuàng)建先進單位”、“交通安全教育先進單位”、“文保系統(tǒng)先進單位”、“平安校園先進單位”,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綠色學校”。由于各項工作較為突出,我校先后為省、市、縣義務教育均衡現(xiàn)場會提供了參觀場所,受到與會領導一致好評。
在各項工作取得較好成績的同時,我校非常重視信息技術教育的發(fā)展,認為信息技術教育作為當代教育的一個“制高點”,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搶占這個“制高點”,可以促進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更新,帶動學校教育各方面的發(fā)展;可以促進教育制度、教學內容、教材形式、教學策略以及教學模式、教學理論等方面的深入改革;可以促進信息技術教育與學科教學的有機整合,促進教師素質的提升。所以,在資金非常緊張的情況下,學校千方百計籌措資金,投入127余萬元,購置了較為先進的信息技術設備,為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創(chuàng)造了前提條件。由于全校干部教師形成廣泛共識,教師、學生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積極性高、主動性強,取得了較好的成績。20*年,我校通過“承德市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彬炇?,20*年通過“*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彬炇铡=陙?,在省、市電教館領導的關懷指導下,我校積極推廣與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不斷加強現(xiàn)代教育技術軟、硬件建設,廣泛開展師資培訓和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課題研究,承辦市、縣級各類教學研究活動,使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與研究在我校由普及、應用階段上升到了探索與創(chuàng)新階段,起到了示范和輻射作用。下面我們將從組織機構、設施建設、師資培訓、資源管理、教學研究、應用引領等幾個方面向各位領導匯報。
一、優(yōu)化組織機構建設,促進現(xiàn)代教育技術管理工作科學化
1、建立組織機構,完善工作機制
科學的組織管理工作是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施的前提。我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主管信息技術領導、信息技術教師、各學科骨干教師及教研組長為成員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F(xiàn)代教育技術工作的決策、組織協(xié)調及經(jīng)費保障等工作。學校信息技術部門全面負責學?,F(xiàn)代教育技術所有工作。學校教導處負責現(xiàn)代教育技術課題研究工作。各級組織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形成了:“主管領導——教導處——現(xiàn)代教育技術工作小組——全體教師”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管理網(wǎng)絡。
2、健全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管理程序
*縣*中學是一所農村初級中學。20*年之前,在校學生300余人,教職工30人。學校占地1萬余平方米,校舍全是低矮的平房,教學環(huán)境較差,教學設備落后。20*年暑假開始,在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學校多方籌措資金,投入近900萬元,積極改善了辦學條件?;I建了3600平方米的教學樓,2800平方米宿舍樓,800平方米餐廳及其它附屬設施。目前,學校占地2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9366平方米,教學班24個,在校生1369人,教職工99人,其中專任教師71人。學校以“敦品勵學,全面發(fā)展”為辦學理念,堅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興校、質量強?!钡霓k學宗旨,并把建設“數(shù)字化校園”、“溫馨校園”、“綠色校園”、“名師校園”、“優(yōu)質校園”作為辦學目標,各項工作上檔升級。近三年來,連續(xù)被教體局評為“實績突出單位”、“中考成績優(yōu)秀單位”、“藝術教育先進單位”,被縣委、縣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綠色環(huán)保學校”、“十佳和諧校園”,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綠色創(chuàng)建先進單位”、“交通安全教育先進單位”、“文保系統(tǒng)先進單位”、“平安校園先進單位”,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綠色學?!?。由于各項工作較為突出,我校先后為省、市、縣義務教育均衡現(xiàn)場會提供了參觀場所,受到與會領導一致好評。
在各項工作取得較好成績的同時,我校非常重視信息技術教育的發(fā)展,認為信息技術教育作為當代教育的一個“制高點”,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搶占這個“制高點”,可以促進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更新,帶動學校教育各方面的發(fā)展;可以促進教育制度、教學內容、教材形式、教學策略以及教學模式、教學理論等方面的深入改革;可以促進信息技術教育與學科教學的有機整合,促進教師素質的提升。所以,在資金非常緊張的情況下,學校千方百計籌措資金,投入127余萬元,購置了較為先進的信息技術設備,為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創(chuàng)造了前提條件。由于全校干部教師形成廣泛共識,教師、學生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積極性高、主動性強,取得了較好的成績。20*年,我校通過“承德市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彬炇?,20*年通過“河北省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校”驗收。近三年來,在省、市電教館領導的關懷指導下,我校積極推廣與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不斷加強現(xiàn)代教育技術軟、硬件建設,廣泛開展師資培訓和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課題研究,承辦市、縣級各類教學研究活動,使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與研究在我校由普及、應用階段上升到了探索與創(chuàng)新階段,起到了示范和輻射作用。下面我們將從組織機構、設施建設、師資培訓、資源管理、教學研究、應用引領等幾個方面向各位領導匯報。
一、優(yōu)化組織機構建設,促進現(xiàn)代教育技術管理工作科學化
1、建立組織機構,完善工作機制
科學的組織管理工作是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施的前提。我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主管信息技術領導、信息技術教師、各學科骨干教師及教研組長為成員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F(xiàn)代教育技術工作的決策、組織協(xié)調及經(jīng)費保障等工作。學校信息技術部門全面負責學?,F(xiàn)代教育技術所有工作。學校教導處負責現(xiàn)代教育技術課題研究工作。各級組織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形成了:“主管領導——教導處——現(xiàn)代教育技術工作小組——全體教師”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管理網(wǎng)絡。
2、健全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管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