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中心
季刊 審稿周期:預計1個月內
《黃河文明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由苗長虹擔任主編,創(chuàng)刊于2008年,由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中心主管、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一本歷史領域專業(yè)期刊。主要刊載該領域內的原創(chuàng)性研究論文、綜述和評論等,力求及時、準確、全面的反映該領域的政策、技術、應用市場及動態(tài)。
1、來稿應具有科學性、創(chuàng)新性和前瞻性,具有較強的理論意義或實踐意義,并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出版后的期刊和每篇文章均需接受主管單位的專家審讀。
2、文稿需具有先進性、科學性、邏輯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煉,層次清楚,數據準確。保守國家秘密,所投稿件需經過本單位保密審查,責任自負。
3、一、二、三級標題各占一行,其中一級標題居中,二、三級標題縮進兩個字符且左對齊,四級及以下標題后加句號且與正文接排。
4、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錄入該數據庫或以其他形式出版發(fā)行,請在來稿時向本刊聲明。
5、屬于課題基金項目的成果或論文,請在首頁注明基金項目類別、課題項目名稱及編號。如有鳴謝文字請附于文末。
6、參考文獻僅限作者親自閱讀過的最新文獻(最好引用近5年的),內部資料、鑒定會資料、待發(fā)表文章、說明書和CA(可引用原期刊)等不可列為參考文獻。
7、注釋:注釋主要用于對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作必要的解釋或說叫,序號用帶網目的阿拉伯數字標注,放在當頁頁腳,建議不超過5條。
8、數字用法: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字;夏歷、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字作為語素構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字并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字。
9、摘要應具有獨立性,應該是可以被引用的完整短文;先寫什么,后寫什么,應有邏輯順序;句子之間要上下連貫,互相呼應;句型應力求簡單,少用或不用長句。
10、來稿一律要求使用電子文檔,以Word文檔為佳,可以E-mail方式投稿,并注明詳細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等聯系方式。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鄭東新區(qū)商務外環(huán)中華大廈2401號
主編:苗長虹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河南省鄭州市鄭東新區(qū)商務外環(huán)中華大廈2401號。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