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初中敘事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我非常能夠理解這些讀者的煩惱,很多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客戶很難攻克,是因為我們完全找不到客戶需求,所謂“無欲則剛”,或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我要講的是,須知客戶的需求是需要自己去創(chuàng)造的,而不是等著你去發(fā)現(xiàn)!
營銷理論告訴我們,客戶因為有需求才會購買,但客戶的需求從何而來呢?
醫(yī)藥行業(yè)發(fā)展到今天,能夠提供給客戶使用的藥品治療方案已經足夠全面了,能夠無可替代,或者客戶特別迫切期望的產品,應該說少之又少,當然不能說沒有。比如2004年筆者作為賽諾菲公司在中國第一批推廣波立維的銷售代表,就體會過那種無可替代,客戶主動找到我要求使用我們產品的感覺,那時的客戶有主動的需求,有主動要求改變現(xiàn)狀的愿意。但是像波立維這樣的產品又有多少呢?2010年數(shù)據(jù)顯示,全中國所有的藥品銷售額排第一名的就是波立維。
客戶為什么要改變目前的用藥方案,去改用或者增加使用你的產品?除非他感受到目前用藥方案的痛苦,沒有痛苦就不會有改變的欲望。而人之所以會產生痛苦,最根本的原因是期望和現(xiàn)狀之間產生了差距,當這個差距無法彌補的時候就產生了痛苦。
讓我們來劃兩條平行的直線,假設底下這條線代表客戶的現(xiàn)狀,上面這條線代表客戶的期望,當這兩條線完全平行的時候,說明客戶的現(xiàn)狀和期望之間沒有差距,這時他就不會痛苦,當然也不會有需求,更不可能做出改變,去選擇使用你推薦的產品。那如果想讓客戶的現(xiàn)狀與期望之間出現(xiàn)差距,該怎么辦呢?
很簡單,兩個方法:一是幫助客戶分析現(xiàn)狀找到問題,二是提高客戶的期望。下面讓我們重點看看如何在銷售拜訪過程中運用這兩個方法。
幫助客戶分析他的現(xiàn)狀,讓他認識到問題和困難所在,就是說讓他的現(xiàn)狀掉下去,這樣現(xiàn)狀和期望之間就有差距了,痛苦就產生。比如我們通過詢問客戶目前在霉菌性陰道炎的治療方面,是否有采用了現(xiàn)有的治療方案后再次復發(fā)的病人;對于通過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療的患者是否會出現(xiàn)胃部不適的副作用等,來讓客戶意識到目前的現(xiàn)狀。但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對于你提出的這些問題,即使他真有遇到過,他也會回答,很好,我們目前的治療方案很好。為什么會這樣呢?其實很簡單,一般我們想讓客戶承認他現(xiàn)在感覺還不錯的現(xiàn)狀其實是有問題的,可能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因為人的本性一般是不愿談論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也不愿把自己的問題暴露在別人前面,有時即使承認了問題所在也是被迫的,這種感覺很不好。
所以想通過第一種方法幫助客戶分析現(xiàn)狀找到問題,達到創(chuàng)造客戶需求的目的,相對比較困難。
下面談第二種方法:提高客戶的期望。在客戶的現(xiàn)狀沒有問題的時候,我們去提高客戶自身的期望,一樣也可以讓客戶的期望和現(xiàn)狀之間產生差距,這樣也產生了痛苦。打個比方,就像一只青蛙生活在井里,每天瀟灑快活,因為它認為現(xiàn)在過的挺好,沒什么問題。但如果你把它拿到井口讓它看一眼,再一腳踢下井,它從此以后就會痛苦,因為它看見了真正的天有多大。雖然它還生活在原來的井里,現(xiàn)狀并沒有什么變化,但是它的期望值提高了,所以就開始痛苦了。
對于我們的客戶,你要想到如果去提高他的期望值。比如當你詢問客戶是否有反復發(fā)作的霉菌性陰道炎的患者時,你可以同時告訴客戶有一種新的治療方案,可以大大降低霉菌性陰道炎患者的復發(fā)率;對于采用阿司匹林做抗血小板治療的患者,可以改用波立維,更好的抗血小板療效,更少的副作用。
在銷售拜訪的過程中,有沒有具體的流程或者可以實踐的話術,去體現(xiàn)這兩種創(chuàng)造需求的理念呢?答案應該很多,筆者結合多年的客戶拜訪經驗,給大家分享SPIN提問法的應用。
SPIN模式是由Huthwaite公司通過對35000個銷售案例進行廣泛調查研究而開發(fā)出來的,通過計算每一個人在成千上萬次銷售會談中說過的東西,我們可以確認高效銷售人員長期以來一直疑惑的問題:在成功的銷售會談中是買方說的多。那怎樣才能使買方開口說話呢?提問!SPIN Selling是一種向客戶提問的技巧和開發(fā)潛在客戶需求的工具,包括四個環(huán)節(jié):狀況性詢問(Situation questions);問題性詢問(Problem questions);暗示性詢問(Implication questions);需求確認詢問(Need-pay off questions)。
少問現(xiàn)狀
主要是詢問事實或客戶目前處方的狀況,稱之為狀況性詢問。成功的銷售代表肯定會提狀況性問題,只不過他們的提問既有必要又有意義。他們先做好準備工作,從其他來源找到與事實有關的基本信息,而不是全部從客戶那里得到信息。在進行狀況性問題前,要學會問自己一些相關的問題,比如:我知道客戶對我所推廣產品的認識和了解嗎?我知道客戶目前處方的是什么藥物,為什么?我知道客戶的處方習慣與治療模式嗎?我知道誰或什么因素會對這個客戶的處方習慣有影響嗎?我知道這個客戶對什么類型的活動感興趣嗎?我知道這個客戶主要診斷哪種疾病的病人嗎?我知道這個客戶是否對價格很在乎嗎?我知道這個客戶是不是以用藥后的結果來證明藥效嗎?我知道客戶的性格特征嗎?所有這些相關信息,銷售代表應該通過電話、傳真和電子郵件就原先的一些檔案提出狀況性詢問,而沒有必要直接面對客戶來進行詢問。往往會有這樣的情況
總的來說,狀況性詢問是效力和威力最低的,對成功有消極影響,而大部分人問的太多,雖然問的多可以讓銷售代表獲得的信息增多,但同時也會給客戶帶來許多潛在的壓力,會使客戶產生一種強烈的抗拒心理。
多問困難
來自Huthwaite公司的研究發(fā)現(xiàn),你的狀況性詢問越多,銷售會談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小。問題性詢問比狀況性詢問更有效,越有經驗的銷售代表,越會頻頻提出此類問題,而且不會嚇到客戶,因為這是在關心客戶的問題點,關心客戶的切身利益,而每個客戶都會有問題。只要我們的銷售代表找準他的切入點,事前做好準備,那么,當銷售代表提出問題的時候,客戶就會跟你交流。尤其當銷售代表以專家的身份在某個領域面對客戶的時候,每個人都希望跟專家做交談。
問題性詢問是問客戶目前在臨床診治中面臨的問題、困難和不滿,并且這些都是我們的產品或服務可以解決的。比如下面這些問題就是典型的問題性詢問:您目前在抗血栓治療方面是否有不滿意?是什么原因導致此類患者偏頭痛的再發(fā)?目前對于動力障礙的病人是否有根治的方法?
狀況性詢問和問題性詢問切合了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需求的第一種方法:幫助客戶分析現(xiàn)狀找到問題。
暗示觸痛
所有問題中最有力度的就是暗示性詢問,并且這一技能的提高是不會隨著銷售經驗的增多而自動提供的,出色的銷售人員會使用許多暗示性詢問。新銷售人員因為缺乏經驗,可能看不到客戶的問題與他們能提供的對策之間清晰的關系,結果他們也許會認為提供的解決方案是很勉強的。然而,當銷售人員變得越來越自信時,明白了我們的產品是如何解決難題時,當他們問客戶更多的難題問題時,難題與對策(解決方案)之間的聯(lián)系在他們的頭腦中就會變的越來越清晰。在談到我們的產品和對策之前,要討論難題的影響方面,關于客戶難點的結果和影響的問題稱之為暗示性詢問。
典型的暗示性詢問如下:這些血栓性問題對于病人的介入手術有影響嗎?偏頭痛的反復發(fā)作會增加患者其他的并發(fā)癥嗎?對于動力障礙反復不愈的患者會有其他疾病的發(fā)生嗎?諸如此類的暗示問題都很有效,因為他們可能會觸動客戶的痛處,這么做造成客戶困難的影響更加彰顯,使客戶更焦急地渴望可以消除痛楚的對策。這就是為什么出色的銷售人員在早期對答案秘而不宣,并且提問暗示問題,他們嫻熟地建立起痛苦,而且他們知道痛苦必須足夠大,客戶才會去做動作改變,因為改變也是需要花成本的,只有當付出的成本小于改變之后獲得的收益的時候,人才會去改變。所以不僅要通過自己的工作讓客戶認識到差距,還要去擴大客戶的痛苦感,只有痛苦感足夠強烈,客戶才會去改變。
暗示性詢問最大的作用是提高了客戶的期望,并且加大了客戶的痛苦。
確認信服
需求確認詢問實際上是將客戶的注意點由產品轉向價值交換,也就是讓客戶考慮方案和方案本身的意義以及對未來影響的一種提問方式,這種詢問可以讓客戶主動說服自己,在整個銷售拜訪過程中最有利也可以說最有效,但是,99%的銷售代表都不會這樣詢問。
比如典型的需求確認詢問如下:如果我們可以降低血栓性事件的風險20%,您會考慮嗎?如果我們能夠有效降低偏頭痛患者的復發(fā)率,會對您的診治有幫助嗎?為什么解決動力障礙患者問題很重要?經常聽到有人說銷售不是僅僅時客戶相信,而是創(chuàng)制適宜的環(huán)境讓客戶相信,需要確認詢問正是在于營造這樣一種氛圍,讓客戶告訴你利益所在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樣做也讓他們自己更加信服了。
SPIN模式有一個大概的提問順序:首先是利用狀況性詢問了解到客戶的一些背景信息,然后我們的銷售代表通過問題性詢問揭示出他們現(xiàn)狀中的問題,使用暗示性詢問,開發(fā)難點,提升客戶的期望,使痛楚一點點建立起來,最后轉向對策(解決方案),提問需求確認詢問。
那是二零零九年的一個冬天,我在家里和爸爸媽媽嬉戲玩耍。那時我還是一個未經人事的孩子,什么都不懂,只記得一個電話打進了媽媽的手機里,媽媽就開始了小聲啜泣,伴隨著媽媽的哭泣聲,爸爸走出了家門。再后來,我聽到了爺爺奶奶的一陣低語,才懵懵懂懂的意識到,外婆沒了。
爸爸帶著媽媽安葬了外婆,他們回來時還帶給了我一段視頻。
記憶中的視頻是這樣的,外婆獨自一人站在了一顆櫻花樹下,她用她那干枯的雙手撫摸著那棵樹的樹干,又緩緩的開啟了那毫無血色嘴唇,說著:“櫻花是粉紅色的,它代表了希望和美好,我希望我們妮妮的未來充滿了希望和美好,也希望妮妮以后可以天天開心。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讓她也到這里來看看美麗的櫻花,讓她也嘗嘗櫻花的味道,讓她,再看我一眼。我們家的人呀,都憧憬櫻花的美好,希望妮妮也像我們一樣,對美好的事物充滿渴望。”
當時的我還不明白,外婆在哪里,她為什么不親口和我說這些話?
視頻還沒有完,外婆挪動著她的腳步,纖弱的身子緩緩地步入那片櫻花林的盡頭,忽然她又轉身開口道:“我就要化作一朵櫻花了,妮妮,再見,”到了這里,視頻戛然而止。而我,一直到現(xiàn)在才明白外婆的意思。
外婆是希望我成為櫻花一般美好的人,希望我的未來可以像櫻花一般美好。
這段視頻是我心中最美好的記憶,是我留在心底最美好風景。
關鍵詞:作文序列 關注并描述 描述并思考 感受并求異 認識并求同
作文教學,到底要怎樣進行才能行之有效?盡管語文教育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但是處于教學一線的教師,還是會不禁感嘆:學生的作文,缺少對生活的認識與感悟,缺少鮮活的本色和個性化的表達。
那么,怎樣引導學生提高對生活的認識與感悟能力,讓學生形成穩(wěn)定牢固的作文素養(yǎng)呢?筆者以為要對學生進行作文序列化的訓練。而序列訓練的前提,是引導學生學會關注生活、認識生活,讓學生認識到生活有多寬,作文就有多廣。
其實,生活就是語文,語文就是生活,語文存在于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我們應該引導學生意識到:草長鶯飛是語文,春華秋實是語文,悲歡離合是語文,成敗得失是語文,歷史的興衰變遷也是語文。
我們生活的大千世界、人情世故、歷史變遷和點滴瑣事,甚至一個人的一顰一笑,一喜一悲,都是可以用語言文字來表現(xiàn)的。也就是說,語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全部,生活的一切都是語文表現(xiàn)的對象。語文就在身邊,就象生活每天都在上演。浸潤在生活中,就象浸潤在語文世界中。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我們寫作的素材,生活的況味和智慧是我們表現(xiàn)的主題和思想。如果學生能夠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尋找到語言文字所要表現(xiàn)的內容,那么,自然就具備了對生活的感悟與認識。如果再加以具體充分、循序漸進的訓練與引導,學生就能寫出生動鮮活、感受真切、認識獨到的文章來。
在學生明確“生活的一切都可以是語文”的觀念后,再用“五步法”來加以引導訓練,具體操作如下:
一、關注并描述
學生作文言之無物,并不是缺少生活,而是缺少一雙關注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眼睛。在我們每天看似相同的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幾乎都已經對身邊的一切熟視無睹。其實,太陽每天都是新的,生活的每一天都不會是昨天的重復。每天與你擦肩而過的路人,相同的又有幾個?學會關注身邊的一切并把它描述下來,這就是認識與感受生活的第一步。所以我的引導設計第一步為“我來看,我來聽,我來說”――學會觀察生活、關注生活。告訴學生,不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要“叫醒耳朵”打開窗,用眼看,用耳聽,用心思考,用心感悟。并以“上學(放學)路上”、“五一見聞”等為題,要求學生眼、耳、口、腦并用,列舉并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例如例文《路過幸?!菲危?/p>
――
你看,小男孩不安分的站在爸爸的車架上,兩手撐著爸爸的肩膀,做著鬼臉。他們的身邊,一個賣菜的婦人――大概是孩子的媽媽,一邊愛憐的笑著,一邊仍不忘提醒著“小心點兒”。孩子頑皮的眨眨眼,奶聲奶氣的說了一聲:“基(知道了)”。
驕陽下,一位老大爺踩著特制的三輪車,車座后面扎著一把花傘,花傘下坐著他的老太婆。她正說笑著,沒牙的嘴巴一直合不攏。他們沒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感慨,有的只是無限的喜悅與欣慰。
――
這一步的訓練要充分而具體,象達-芬奇畫蛋一樣,是一項重要的基本功。讓學生形成這樣一種習慣:無論何時、何地,都要看一看,聽一聽,想一想,說一說,寫一寫。這樣就找開掘出了作文的源頭。
二、描述并思考
在學生形成時時觀察、事事關注的習慣后,要讓學生學會對生活現(xiàn)象進行思考。每一種生活現(xiàn)象,或能表現(xiàn)一種情感,或折射出一種品德,或反映出一種生存狀態(tài)。所以,我們要引導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看到現(xiàn)象后面情感層面、認識層面的東西。
例如學生習作:《如此“美女”》
一個暖暖的夏日午后,我拉著朋友去體育場玩。一出家門,兩個年青、時尚的美麗背影便搖曳在我的視野中:那飄逸的長發(fā),婀娜的身材使我進入了審美的境界。突然,“啪”的一聲,嚇了我一跳。定睛一看,是其中一個美麗女郎把一個KFC的可樂瓶扔到了地止,剩余的冰塊擲地有聲,喝剩的可樂迅速流了一地。她扔得那樣果斷,瞟也沒瞟那不到十步之遙的垃圾桶一眼。我一下子覺得那原本美麗的背影忽然變得丑陋不堪。從她的身上,我看到了“無德”,我看到了一個公民最基本的道德素質的缺失,我看到了再美麗的外表也無法彌補內心的丑陋與素質的低下。
學生學會關注生活、描述生活現(xiàn)象以后,要指導學生對這種現(xiàn)象所傳達的情感或表現(xiàn)的生活本質有一種認識,再用一個詞語或一句話來概括評價。這樣,學生就會在學會觀察后,逐漸學會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并因此細化觀察的過程。
三、感受并求異
生活五彩繽紛,人的感情也豐富多彩。相同的人和事,也許因為時間、地點、情境的不同,會引發(fā)我們不同的情感與認識。同一個事物,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認識角度。所以,學生具備關注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后,要引導他們能多角度觀察生活、認識生活。
真情是什么?是你晚上學習時,媽媽送來的一杯牛奶;是你考試失敗時,朋友的一句安慰的話語;是你灰心失望時,老師的一個鼓勵的眼神。
真情是小烏鴉對老烏鴉反哺的回報,是報得三春暉的悠悠寸草心。――
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滴水也能藏海。這種引導,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引導學生多角度的感受生活。這樣,學生從生活中積累的素材就是立體的,多方位的。在作文時,就能靈活運用,得心應手。
四、認識并求同
在前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在學生對生活形成足夠的認識與感知的基礎上,要引導學生進行認識并求同的訓練。也就是說,生活中的哪一些事物有共同的本質特征,要“求同歸類”,再形成新的思考感悟。
學生習作《我的媽媽》:若干年前一個夏日的午后,一個穿著花裙子的小姑娘蹦蹦跳跳地走在上學的路上。突然,她的目光被路旁商店櫥窗里的一只蝴蝶結吸引住了。那是一只紅色的蝴蝶結,上面點綴著金色的銅片,在陽光的照射下五彩繽紛。小姑娘在櫥窗前站住了,捏了捏手中的一元錢,那是媽媽讓她買本的一元錢。她瞪著大眼睛想了半天,默默地向學校走去。昔日的小姑娘就是我現(xiàn)在的媽媽,看起來不再年輕漂亮、缺少熱情的媽媽。但我知道,媽媽也曾有天真的童年和美麗的夢想,媽媽也曾年輕漂亮、風華正茂。然而,時間的流逝帶走了一切,光陰改變了每個人。――
這種求同訓練,要求學生對生活的認識有足夠的廣度和深度,并能夠在眾多的生活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事物相同的本質特征,并進行歸類和整理。
五、聯(lián)想、分析、綜合與新的認識
2004年的5月底6月初。
北京。二級藝術市場――拍賣市場如火如荼,各大拍賣公司再創(chuàng)佳績!
中國嘉德2004年春拍:860件近現(xiàn)代書畫作品,成交1.5億元,成交率89%。
北京榮寶2004年春拍:499件中國書畫作品,成交8100多萬元,成交率92%。
中貿圣佳2004年春拍:220件近現(xiàn)代書畫,成交6700多萬元,成交率85%。
煙臺:中國藝術品投資交易市場一級發(fā)行市場發(fā)行順利,二級市場交投激烈。
在持續(xù)攀升的一二級市場的帶動下,AMI中藝指數(shù)6月份行情暴漲102.92點,漲幅為9.00%,達到1242.92點,創(chuàng)出AMI中藝指數(shù)建立以來的新高!
綜合一二級藝術市場來看,AMI中藝指數(shù)本輪行情大漲主要歸功于成分藝術品黃胄、潘天壽、吳湖帆、錢松、黃賓虹等,而像齊白石、傅抱石、李可染、徐悲鴻、張大千等因其行情已經達到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價格區(qū)間,本月波動不大。
一、中藝指數(shù)成分藝術品黃胄歷年行情走勢圖及分析
在當代中國美術史上,黃胄的突出貢獻是以豐厚的生活創(chuàng)造出獨具個性的中國畫。他的畫以速寫為基礎,真實、生動而極富生活味。蔡若虹曾評曰:“從表面看,的確與古人的線描不大相同。但是,如果從發(fā)展的觀點來看,在已經定型的‘十八描’之外,再加上一個‘第十九描’、‘第二十描’”。足可以看出其作為當代國畫大師的地位毋庸質疑。從生活中走來的黃胄,他的作品具有濃烈的生活氣息。他曾多次赴新疆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寫生。正因為其作品貼近生活,所以得到了人們的喜愛,也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在利益的驅動下,同時也讓造假者有機可乘。贗品的出現(xiàn)曾使他的市場行情遭受到了嚴重的打擊。然而其作品存世量大,市場再現(xiàn)程度較高,適合大資金的操作。隨著投資者投資水平的不斷增長、鑒別能力的提高,在多方認同及大資金推動下,市場再次選擇了黃胄。其行情從5月份的16.26萬元/平米飛漲至64.44萬元/平米,漲幅達到了296.31%,創(chuàng)下了中藝指數(shù)建立以來成分藝術品的最大漲幅。其中,中國嘉德2004年春拍的《廣闊天地大有作為》成交價為500萬元(不含傭金),單位價格為131.58萬元/平米,此品創(chuàng)下了黃胄作品單幅成交價之最。
二、中藝指數(shù)成分藝術品吳湖帆歷年行情走勢圖及分析
吳湖帆的山水畫,完全屬于傳統(tǒng)審美范疇。就筆墨的精妙和傳統(tǒng)深厚的功力而言,在當代畫壇,當以吳湖帆首屈一指。對此,就是張大千也是心悅誠服的。他曾多次與人談到:“昔日游京師,見溥心作畫出入古今,以為生平所見一人。及至上海,識吳湖帆先生,其人淵博宏肆,作畫熔鑄宋元而自成一家,甚服我心。乃知天下畫人未易量也!”
單就上圖分析,吳湖帆的行情價格在1996年達到了一個相對高峰之后,于1998年跌到了低點;經過1999年的反彈性上漲及2000年、2001年、2002年3年時間的鞏固整理,于2003年底完成了騰飛之前的緩沖過程;2004年上半年在突破了長達10年的長方形整理區(qū)間后開始了恢復性上漲。但就藝術水平來說,吳湖帆的行情還是偏低的。
三、中藝指數(shù)成分藝術品潘天壽歷年行情走勢圖及分析
潘天壽在藝術方面的可貴之處,在于他大膽的創(chuàng)新精神,他自信:“荒山亂石,幽草閑花,雖無特殊平凡之同,慧心妙手得之盡成極品。”他的作品市場上并不多,因量價關系比例失調,其近10年來的市場行情,基本穩(wěn)定在20-30萬元/平米的價位區(qū)間。其中1997年因其巨幅精品《春塘水暖》在嘉德以600萬元(不含傭金)成交導致其該年行情偏高。從2002年下半年開始,有逐漸上揚趨勢。2004年上半年其行情價格已創(chuàng)歷史新高。但與同時期的大家相比,這個價位還是比較低的。
四、中藝指數(shù)成分藝術品錢松行情走勢圖及分析
錢松是金陵畫家成就最突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一生,為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的發(fā)展作出過許多探索和實踐,他的山水畫可稱一絕。他在表現(xiàn)宏偉壯闊和大型風景方面,控制力強,主體突出,以博大撼動人心。他的作品多從寫生中提煉出來的,具有濃郁的生活情趣。他巧妙地把傳統(tǒng)技法和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激發(fā)出熾熱的創(chuàng)作激情,一批驚世駭俗的佳作躍然而出。尤為特別的是他對現(xiàn)實題材的把握,在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方面他是走在當代畫家最前列的。從其近幾年的行情走勢來看, 2003年前基本上在16-20萬元/平米之間平擺,而在2004年出現(xiàn)大幅上漲趨勢。
五、中藝指數(shù)成分藝術品黃賓虹歷年行情走勢圖及分析
黃賓虹的市場行情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在學術界與投資者是否認同的旋渦里徘徊。單就其藝術成就而言,學術界推崇他為大家;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投資者卻并不認可。他們認為黃賓虹的作品從局部看是現(xiàn)代的,但從整體看還是傳統(tǒng)的;從技法上看,他以筆法結束了皴法,但受時代的限制,他并沒有完全走出來;他的作品黑而亂,雖然特別強化三角美,但缺乏整體美的吸收力。然而,這就是市場,評論界叫好的東西,投資者有時卻并不買帳。
1.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沒有得到切實的體現(xiàn)
歷史學科屬于人文社會學科,是認識和闡釋人類社會發(fā)展進程及其規(guī)律的一門學科,因此歷史學科本身具有明顯的思想性。作為基礎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初中歷史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然而,近年來在職稱評聘、單位考核和升學應試等諸多現(xiàn)實問題的困擾下,大多數(shù)歷史教師只注重對學生進行歷史基礎知識的灌輸,忽視了“利用課堂教學主渠道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這一歷史教學目的。許多教師一提到“思想教育”,就認為那是講大道理,于是在課堂上淡化或忽視思想教育,沒能讓歷史教學充分發(fā)揮教育功能。事實上,思想教育正是歷史教學的三維課程目標之一,猶如三輪車之一輪,缺一不可,否則勢必造成車毀人亡??梢哉f,沒有思想教育的歷史教學是殘缺的,更是危險的——對于思想還不成熟,身心正在快速成長的中學生來說,如果沒有正確的思想教育和引導,教師辛辛苦苦地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只不過是一具沒有靈魂的美麗外殼,有專家甚至認為這是在培養(yǎng)隱性的社會“危險品”。由此可見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教育就是方向,就是旗幟。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思想教育這個方向動搖不得,這個旗幟模糊不得。
2.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沒有得到有效的普及
當今社會是科學技術的時代,是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從提高教學效率角度來講,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還是要借助于一定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來開展。
可當前我們大多數(shù)中學的現(xiàn)代教學技術手段運用的現(xiàn)狀如何呢?大、小城市里的中學雖然基本上配有現(xiàn)代教學技術設備,但除了教育發(fā)達地區(qū),其他地方在現(xiàn)代教學技術設備的使用上還不算廣泛。和城市不同,在廣大農村還有很多中學連最基本的現(xiàn)代教學技術設備都沒有,不少地方教師上課的方式依然如故:一本教材手上拿,一支粉筆板上畫,一張嘴巴喊到啞。對于他們來說,唯一“現(xiàn)代”的教學手段或許就是彩色掛圖,偶爾掛一掛,讓學生還覺得新鮮;至于那些活靈活現(xiàn)的先進教學技術如多媒體、投影儀等,那些多姿多彩的影視資料如秦磚漢瓦、兵馬俑的紀錄片等,有的只是望眼欲穿的渴望了??梢哉f,由于經濟發(fā)展不平衡,教育資源分布不均,加上各種歷史原因,導致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難以在廣大農村地區(qū)學校普及,直接削弱了這些地區(qū)中學歷史課堂教學的質量。
3.大量的歷史課程資源沒有得到合理的開發(fā)和利用
對歷史課程資源的積極開發(fā)和利用,是歷史教學順利進行的基礎。歷史教師應自覺強化歷史課程資源意識,因地制宜地開發(fā)和有效利用一切可能的課程資源。
但實際境況卻并非如此,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 歷史教學圖冊 》等重要歷史教材往往被忽視,沒有使用。國家教育部制定的《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 》(2011年版)中對“歷史教材”有明確界定:“歷史教材包括教科書、教學圖冊、教師用書等。”但不少歷史教師根本就不在意《 歷史教學圖冊 》這本薄薄的教材,上課時也不把它帶到課堂上,更不講解它。其實《 歷史教學圖冊 》是歷史教科書的最佳搭檔,它能準確、清晰地向學生提供歷史地圖,使學生更精確地了解所學歷史的地理位置、范圍,掌握歷史地理概念,提高識圖、用圖的基本技能。應該說《 歷史教學圖冊 》與《 歷史 》教科書各有千秋,彼此互補,相得益彰。第二,對周邊的歷史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率低。首先,是沒有充分地利用學校的圖書館或資料室。這一方面是教師的利用意識不強;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不少學校的圖書館或資料室存在藏書質量不高,數(shù)量不足的問題,這也直接影響了教師對這些地方教學資源的使用。其次,是師生對所在地區(qū)的文化歷史遺跡,以及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檔案館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視而不見,浪費資源。再次,是對鄉(xiāng)土教材的使用虎頭蛇尾。許多學?;ㄙM大量人力財力編寫出了鄉(xiāng)土教材,還要求做到學生人手一冊,看似要轟轟烈烈地利用地方鄉(xiāng)土教學資源,但由于地方課程沒能納入學校正常的教學計劃,到最后只能將這些鄉(xiāng)土教材全都束之高閣。
4.一些學校不按歷史學科教學規(guī)律辦事
歷史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教學規(guī)律,它重在一步一步打下扎實的基礎,貴在學以致用。囫圇吞棗式的教學過程,“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歷史是副科”的教學觀念都是錯誤的,教師如果不按教學規(guī)律辦事,會把歷史教學引向死胡同。
然而,最嚴重的還是一些學校不按歷史教學規(guī)律辦事,這集中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不少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領導對歷史學科未予以足夠的重視。不少學校對初中歷史不給足課時,并且在期中、期末考試前往往要求歷史學科把課時“讓位”給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學科。這就無形中給了學生一個思想認識上的誤導:歷史是“小學科”,是“副科”,學不學無所謂。于是學生自然也就隨便地學,教師也就隨便地教。第二,部分地區(qū)初中歷史會考實行開卷考試,給學生造成誤會。對會考開卷考試,初中學生存在四大認識誤區(qū):歷史考試可以不復習、開卷考試難度降低、開卷考試能帶上所有資料、開卷考試試題在書上有現(xiàn)成的答案??梢哉f,實行開卷考試,導致大多數(shù)學生不重視對基本歷史知識的記憶,從而也降低了自身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分析和歸納的能力。這樣自然就談不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了。
5.對臺灣歷史的教學重視不夠
臺灣是中國的神圣領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遺憾的是,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我們不少教師對臺灣歷史的教學重視不夠。多年來歷史教材對臺灣史方面的內容(無論是臺灣古代史還是臺灣近現(xiàn)代史)只有零散的介紹,并且分布在教材的許多章節(jié)中(而對臺灣當代史基本不涉及)。由于對臺灣的歷史介紹不集中、不系統(tǒng),很容易導致學生對臺灣的認識模糊。
有鑒于此,筆者以為有必要重新編寫“臺灣省歷史”這部分內容。比如,在章節(jié)安排上,可在教材中單列“臺灣省歷史”一章專講;還可在教材中按照“古代史—近代史—現(xiàn)代史—當代史”的順序進行編寫。雖然歷史就是歷史,誰也割不斷臺灣和大陸的血肉聯(lián)系,誰也改變不了臺灣和大陸同屬于一個中國的事實,清代著名思想家與文學家龔自珍也提醒:“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無數(shù)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告誡我們,一定要牢記自己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因此,我們有理由讓子孫后代去詳細地了解臺灣歷史。